一步一腳印 臺中市多元穩健改善空污
臺中市推動藍天白雲行動計畫,並善用科技執法,透過多元策略改善空品。根據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數據統計,今年1至8月民眾PM2.5平均濃度12.6微克,較107年同期19.2微克,降少6.6微克,改善幅度超過3成,是中南部第一個符合臺灣及日本標準15微克的縣市,也接近美國標準12微克;空品不良日今年1至8月僅6天,較107年43天改善近9成。
環保局長陳宏益坦言,空氣品質受自然因素影響,並非全可人為控制,但盧秀燕市長上任後,為守護民眾呼吸權利,推動藍天白雲行動計畫,並成立空氣品質改善委員會,盧市長與10個局處,每季召開跨局處檢討會議,落實推動改善空品。
陳宏益說,依環保署固定污染源申報資料顯示,臺中市110年固定污染源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已較107年減少34%;且從環保署空氣污染物排放清冊TEDS最新公布的11版報告,也印證臺中市是全台減量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成效最佳的縣市,顯示執行藍天白雲行動計畫的成果見效。
陳宏益表示,臺中市幅員遼闊,污染源多、排放量大,若一直使用傳統管制模式,改善成效難以突破,因此臺中市大力運用智慧科技治理空品,不僅稽查工作事半功倍,也大幅改善空氣品質,讓污染物減量。
臺中市運用科技執法更是獲國內外各界肯定,其中「建置雲端影像智慧辨識平台監控工廠污染排放」獲「2021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是當年度全國唯一環保類公家單位獲獎;「精進空品感測器物聯網發展計畫」及「機車污染AI辨識系統」則雙雙榮獲「全球智慧城市展覽會-2022智慧50大奬」,是東亞唯一獲獎城市,更分別獲「2022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頒發亞太金級、銀級與臺灣金級、銅級殊榮。
在環保署評定地方執行空氣品質維護及改善工作績效上,更是108至110年連續3年獲評比為特優,110年環境監測及資訊應用考核也同獲評比特優的佳績。
陳宏益強調,空品改善並非一蹴可幾,唯有一步一腳印評估規劃檢討空氣品質目標,以及管制對策並落實執行,務實穩健達標,才是守護人民健康的根本之道。
(臺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廣告)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