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寶春條款」遭指濫用 潘文忠籲大學嚴謹把關

許多政治人物論文遭質疑,讓各界對以「吳寶春條款」進入碩博班的資格產生質疑。教育部長潘文忠今天表示,大學招收這類學生須嚴謹把關,後續如有論文寫作,指導教授也要負相對應的責任。
民國102年時,知名的麵包師傅吳寶春因無大學學歷,申請國內EMBA(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受阻,引起社會廣泛討論。教育部隨後修正「入學大學同等學力認定標準」,放寬在專業領域具卓越成就者,可經學校審議通過後報考碩博班。
不過近期許多政治人物都陷入論文爭議,「吳寶春條款」也被拿出來討論。教育部近日發函各大學,清查以相關規定進入碩專班的狀況,並呼籲要專業審查,避免浮濫。
教育部長潘文忠今天到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做業務概況報告,會前接受媒體聯訪表示,從102年至今,相關制度已執行一段時間,原先設計就有要求大學嚴格審查適用資格,包括須經外部審查,再由校內招生委員會細部討論。
潘文忠表示,教育部希望各大學校院在審查時,運作程序必須確實嚴謹。以相關條款入學的學生,後續如果須寫作論文,指導教授也要負起責任,把關論文的品質。
對於前新竹市長林智堅論文被撤銷的爭議,潘文忠今天說,除了台大的學位論文,林智堅也有對中華大學的學位論文部分提出訴願。後續教育部訴願會將檢視校方和訴願人提出的事證,做出客觀、公正的審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