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陸禁百家食品廠或為反制 吳秀梅也別撇責

就在美國眾議長裴洛西抵台前夕,大陸海關總署昨天深夜突對台灣上百家食品禁止進口。消息傳回台灣,衛福部食藥署長吳秀梅立刻表示,對方以資料缺件為由禁止進口,不過不排除有政治因素。但吳秀梅的話只說了一半,陸方挑此時機宣布當然有其政治考量,但其實陸方食品登記新規早在今年元旦就上路,吳秀梅該說明的是,到底還有多少業者根本沒有完成申請,才會導致對方有破口可反制,不要用反中來為自己的怠惰卸責。
為了提升食安管理,中國大陸海關總署去年4月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註冊管理規定》,要求全球輸銷大陸的食品生產、加工、貯存企業,今年起皆須依新的海關登錄制度辧理。以往只有4類業者須要申請;這次新增14類,包括鳳梨酥、糕餅類,保健食品、蛋及蛋製品等皆納入,並須透過食藥署與中方建立的「海峽兩岸食品安全協議」的平台,農委會也針對中方要求的分類產業如水產品、茶葉等產業,配合食藥署辦理輸入中國的名單登入。
中共海關總署昨晚以違反上述規定、限制未完成更新註冊的台灣商產品輸陸,其中包括許多知名食品廠及糕餅業者,農產品則以水產品、茶葉、蜂蜜受衝擊較大。
事件一爆發,吳秀梅便表示,對岸以業者資料缺件為由禁止進口,但不排除是政治因素。民進黨立委鄭運鵬也趁機批大陸,由此可證過去禁止石斑魚、鳳梨都是看政治、看心情,順勢再打抗中保台牌。
然而,但這項新規雖然早在去年4月就已公布,但衛福部食藥署卻直到去年10月15日才與農委會、經濟部召開記者會,要求業者在10月22日前完成登記,以便由我方在10月底前向對岸統一提出申請。食藥署更是一周內連辦七場說明會,教業者如何完成登記。由於業者只有7天的作業時間,不僅抱怨連連,作業更是亂成一團。
但直到去年10月24日,食藥署統計僅529家完成註冊,食藥署為此還延長收件至10月29日。問題是,這項新規事關產值近200億的出口品,估計有上萬家廠商受影響,對中小型企業影響尤劇。明明大陸半年前即已公布細節,但相關部會毫無準備,最後期限截止前才火燒屁股辦說明會。當時外界質疑為何如此倉促,吳秀梅竟大剌剌說,她是記者會前兩天才接獲大陸通知,「時間只比大家早一天」,把自己的行政怠惰全推給對岸太晚通知。
然而,這項新制上路迄今也超過7個月,這段期間,食藥署與農委會有無善盡督促之責,輔導業者盡快完成登記,或協助被退件的業者完成補件,顯然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依照吳秀梅這種漫不經心、官僚的心態,恐怕沒當一回事,反正只要出了事,就怪對岸政治打壓。尤其農委會主委陳吉仲面對對岸這兩年多次以食安為由禁止台灣農漁產品進口,除了膝反射式以政治語言回擊外,也從來不檢討自己的責任與疏忽。
以這次對岸禁止一百多家食品廠業者進口為例,對岸固然可能有為反制裴洛西訪台,但如果不是我方遲遲沒有完成註冊或是文件不足,又何來讓對方有可禁之處?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