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璋專訪(3-2)/健保三大措施 輔助制定防疫政策

新冠疫情嚴峻,快篩及PCR檢測結果是否一致備受關注。健保署統計今年一至四月醫用快篩試劑使用量最高前三大品牌,發現PCR陽性率分別介於91.2%至84.84%,依此類推醫用快篩試劑顯示為陽性,經PCR驗證為陽性的比率極高。
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近日有專家建議快篩陽性視同確診,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藉由快篩試劑準確性數據,作為防疫政策參考依據。
此外,健保快易通裡的健康存摺,在疫情期間也發揮科技防疫效果,這是李伯璋任內開始推動,使用人數高達已逾九百萬人。於疫情期間,許多地點需要評估有無染疫風險,因此在健保卡加註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TOCC),隨後再升級,讓醫師一眼看到民眾快篩或PCR檢測結果,隨時提高警覺。
李伯璋也積極推動健保醫療資訊雲端分享,讓民眾到基層診所就醫時,都可以看到先前在大醫院的用藥紀錄、檢驗檢查等,而不需要再重複進行電腦斷層、核磁共振、X光等檢查,減少暴露輻射劑量,也不需要事先申請電子病歷,因而補助各層級醫院網路頻寬費用,讓此政策加以普及,
李伯璋說,二○一九年健保醫療資訊雲端分享上路後,已讓非必要重複用藥大幅減少,從原先每年推估約廿三億元,於二○二○年已降至七億元。非必要重複檢驗檢查也從每年推估廿七億元,減少為廿三億元,顯示雲端資訊分享已有相關成效。
陽明交通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洪子仁說,雲端檢查影像、雲端藥歷,讓資訊公開、透明,降低重複檢查及用藥。疫情期間,健保存摺傳遞民眾疫苗接種、快篩或PCR檢測結果等訊息,資訊與醫療結合,是台灣強項也是應發持發展的方向。
記者林俊良/攝影
記者林俊良/攝影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