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橫全線復通 蘇貞昌:工程要順天應人才能走得長遠

莫拉克風災後中斷近13年的南橫公路高雄桃源區天池至台東向陽段修復完成,明起南橫公路全線通車,行政院長蘇貞昌、高雄市長陳其邁等人今天出席祈福典禮,見證歷史性一刻,地方歡欣鼓舞,高雄桃源區代表會主席王正國說,他明天要「搶頭香」,載妻子走南橫公路回花蓮卓溪鄉娘家,他說,這條路不只攸關農產運輸、觀光,更是花東、高雄布農族人情感維繫樞紐,有多重意義。
公路總局今天舉行「台20線南橫公路梅山口至向陽路段有條件復通祈福典禮」,高雄天池、台東埡口各有一處會場,兩地視訊連線。
「工程手法要更尊重、更環保,道路才能更持久!」蘇貞昌說,南橫能走到復通這一天,有太多工程人員付出心血、青春,甚至付出生命,向南橫、向大自然學習,工程手法必須更順天應人,才能走得長遠。
南橫公路1968年7月動工,1972年10月31日通車,迄今50年,當年工程艱鉅,陸續有116名工作人員因炸隧道、渡河遭沖走,或遭落石擊中、失足跌落山谷等失去寶貴生命,為感念闢路先賢犧牲奉獻情操,公路總局在天池路旁設置長青祠供悼念,蘇貞昌今天出席典禮前,也向犧牲的公路英雄禮敬、祭拜。
蘇貞昌說,去年3月完工、位在南橫137公里處的進涇明隧道背後有感人故事,進涇明隧道是為紀念殉職的段長蘇進涇命名,蘇進涇的兒子蘇俊銘在甲仙工務段當工程司,進涇明隧道由他監工。蘇進涇的孫女謝燦伃也在公路總局三工處服務,一家三代貢獻公路界,「三代公路人、一脈公路情」蔚為佳話。
陳其邁說,南橫有太多感人故事,是一生必來的旅遊勝地,所有辛苦的工程人員才是今天的主角,南橫復通是完成一件不可能的任務。
台20線南橫公路高雄梅山口到台東向陽約45公里,莫拉克風災後封閉,前年1月梅山口到天池路段開放,天池到向陽約20公里封閉近13年,5月1日起將全線通車,桃源區長謝英雄說,道路通了,地方產業復甦是讓人最期待的事,公所將打造加工設備及展售空間,為農產打開通路。
今天祈福典禮上,公路總局以「撥開雲霧,南橫再起」為影片主題,回顧98年莫拉克風災降下3000毫米驚人雨量,造成沿線23座橋梁被沖毀、路基流失12公里,之後又遇甲仙大地震、106年0602豪雨等考驗。
工程人員不畏艱難與天搏命,重建過程困難重重,工程團隊陸續重建23座橋梁、修築15座明隧道,加上沿線路基及邊坡工程,歷代公路人承先啟後,展現永不放棄精神,為居民、用路人創造一條幸福的公路。
有工程人員說,在南橫山區工作冬天就像在冷凍庫,夏天要忍受強烈紫外線,隨時要面臨落石威脅,工程人員練就能用聽聲音辨別是否即將有落石坍方威脅的本領,這些都是工程人員最真實的寫照,終於等到全線復通這一天,「內心無比感動與驕傲」。
「青春時期追風追雪追女友一定會來南橫公路!」公路總局局長陳文瑞今天簡報時,開場就說出許多人對南橫的記憶,引發共鳴。莫拉克風災後,高雄甲仙到台東海端150多公里,各項修復工程總經費約130億。南橫公路得以重生,少不了工程人員的使命感,通車後又是另一波挑戰的開始,會以順天應人原則,與自然共存。
甲仙工務段長陳正偉說,開放初期勢必吸引山林愛好者造訪,為避免過量人車衝擊環境,規畫每周二、四全日禁開放,其餘開放時間為每天上午7點至下午2點開放車輛通行,下午5點前要淨空,在適度開放與環境平衡間找到共存之道。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