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地方逾300項空汙減量措施 中央也修法促減排

擴大空汙費季節差別費率政策「喊卡」,環保署表示,全台各地方政府今年共提出300多項空汙減量措施,中央也提出空品嚴重惡化緊急防制辦法,很多做法都可以在空汙季時促使業者減排,政策有其替代性,並非一定要調整空汙費率才行,會再繼續觀察。
環保署表示,去年希望減少空汙季排放量,因此提出空汙費率調整草案,不過近期才剛核定全台22個縣市的空氣汙染防治計畫書,各地方都制定了減量額度及相關方法,總計有300多項,都是根據各縣市的產業狀況及特性來研擬,能夠因地制宜改善空品。
各地提出的空汙減量方法,如桃園市擬針對轄區內的膠帶業、表面塗裝業加嚴管制,希望降低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汙染;高雄則著重港區空品部分,輪船、裝卸都有相關管制,且無論大車或輪船都要抽油檢驗含硫量,並畫設空品維護區管制老車進出。環保署也說,多數縣市近年推動老舊鍋爐汰換、改換燃料等相關政策,對於改善空汙都具有一定成效。
環保署表示,政策有其替代性,不一定非得要透過調整費率的手段,今年也修正空氣品質嚴重惡化緊急防制辦法,調降空汙發生時的應變門檻,可以加強業者減排及降載,在空汙季時有改善空品的效果,因此調整空汙費率並非唯一的工具,必須要研擬多種政策再來綜整評估成效,至於未來是否拉高空汙費季節費率,還要再觀察及審慎考慮。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