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碳排城市先行 柯文哲侯友宜喊2030雙北減碳30%

氣候變遷威脅加劇,台灣今年跟隨其他國家腳步喊出2050淨零碳排,今天為國際減災日,台北市長柯文哲、新北市長侯友宜出席「台灣淨零城市先行」論壇,都喊出2030減排30%目標,北市將於年底公布相關路徑及政策,新北也會推動電動車、大眾運輸及建築碳中和,希望透過城市自主行為加速淨零碳排。
「台灣淨零城市先行」今天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邀請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及台北、新北、高雄的市長及副市長參與。蔡其昌致詞表示,減碳不能單靠一個政黨、一個族群,要串接更多夥伴,這會期是立法院的「永續元年」,目前朝野有七個版本的氣候法案,行政院版本十月也會預告,希望凝結朝野對氣候變遷的共識。
柯文哲表示,極端氣候、全球暖化已非道德或環保議題,而是真實影響政治跟經濟,台灣人可以不出國,但不可能沒有貿易,尤其碳關稅將來一定會實現,若台灣沒準備,時間到會出問題。台北市府今年4月22日就宣布展開2050年淨零碳排計畫,在之前要先做2030年的中期計畫,希望2030年要減排30%,年底會公布政策跟路徑,包括優化捷運及公車路網,擴建人行步道及自行車道,以及加強對電動機車的補助。
侯友宜說,新北市2019年就加入國際脫煤者聯盟,希望2023年變成無煤城市,工業燃煤、氣電共生機組已要求明年底全部退場;新北市去年也發布氣候緊急宣言,更向全世界發表地方自願檢視報告,也提出2030減碳30%的目標。相關配套將逐漸實現,包括推動電動車、大眾運輸、建築碳中和等;減碳工作城市要先行,市長可以做很多事,帶動民眾一起努力對抗氣候變遷。
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說,台灣空汙季是每年十月到隔年三月,高雄去年八月跟台電協調,將空汙季延長一個月,變為每年九月中到隔年四月中,這段時間燃煤電廠都要降載減量;高雄2019年減排數量相較基準年2005年已達到15.5%,目標遠遠超過國家設立的2020年2%、2025年10%目標,未來高雄將從碳排源頭管制,已經納入39家碳排大戶,去年也加入國際脫煤者聯盟,將加速燃煤發電廠及汽電共生廠的排碳減量措施。
「台灣淨零城市先行」論壇由綠色和平及今周刊舉辦,綠色和平東亞分部執行總監施鵬翔說,淨零碳排不是口號,需要具體政策落實規畫,地方政府政策可以比中央更靈活,應發揮優勢,善用自己特有的政策工具規範轄區內住商、運輸等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城市若要推動淨零碳排,首長的支持是關鍵因素,包括紐約、洛杉磯、東京、首爾等大城市都由市長帶領團隊規畫減排路徑。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