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一廠去年底挖破冷卻水管 陷核災風險
原子能委員會、台電、承包的中興工程顧問公司都證實這次未曝光的意外。工程是台電核能後端營運處委外的「核一廠除役土壤DCGLs評估技術服務案」,採限制性招標,去年由中興工程顧問以約三千五百萬元得標。中興工程顧問表示,DCGLs評估是要在核一廠除役後,檢查土壤、地下水是否受到輻射汙染,據此決定是否可移作公園綠地等用途。
吹哨者表示,去年十二月廿一日,施工的包商在核一廠核島區的西南角挖斷了冷卻水管線。核一廠冷卻水管原有三條,由於核一廠老舊,有一條不堪使用,冷卻水管只剩二條,這次挖斷一條,就只剩唯一一套冷卻保護系統。如果再發生挖斷意外,燃料池、反應爐少了冷卻系統,就可能發生氫爆的重大核災,後果不堪設想。
吹哨者以日本福島核災為例,指當時最壞情況是燃料池失水的核災,日本就準備撤離二百五十公里半徑的三千萬人;福島核電廠只有六爐的廢核燃料,而核一廠卻有十六爐,「萬一出事,沒人擔得起」。
中興工程顧問執行副總經理余信遠指出,當天台電和中興工程顧問的監工都在場,事前也和台電比對廠區圖資,開挖計畫也事前送台電審查同意才能執行,開挖前利用透地雷達掃描管線位置,但因管線位置較深,且人工結構物和管線不少,加上地下水,都影響雷達判讀,才誤判挖破水管。
余信遠說,管線破裂後,已由台電接手處理修護工程,雙方正為此檢討責任歸屬,目前冷卻水管已完成修復。台電核能後端營運處表示,施工前和中興工程顧問都按標準作業流程,當下雙方都在現場監工,沒有違法疑慮。不過在施工前,並不知道中興工程顧問的雷達準確性會受地下水影響,才沒料到會挖破管線,隨後在七天內找到破損處完成修補。
台電解釋,核一廠冷卻水管有兩條,挖破一組,另一組完全正常,而反應爐停機時間已久,溫度早在安全範圍。
原能會表示,原能會平時都有派「駐廠視察員」在核一廠監督,包商挖斷管線後,台電有通報視察員,立即了解台電的後續修復過程,整體而言沒有安全疑慮。
▌延伸推薦:【核災風險/上】又見工地管理不善? 核一廠挖破冷卻水管 核災驚險一線間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