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取國際影音平台 公視董事會通過

公視昨天董事會共識決通過,向文化部爭取每年十億元預算的國際影音平台,在場董事無人反對,以共識決通過。文化部去年委託公視執行此一平台的前導計畫,卻因委託程序不完備,引發政府黑手伸入公視、大外宣爭議,導致文化部終止委託。此次捲土重來,公視董事邱家宜說,董事會要求經營團隊遵守公視法、堅守獨立自主價值與規範。
去年因公視大外宣爭議請辭的公視前董事徐瑞希昨說,政府和公視都必須留意委外經營的方式,「一個不慎就可能讓公媒淪為官媒,國際傳播質變為大外宣」;若國際平台採招標,亦即由政府出資購買媒體業務,國際上會以「官媒」來定位台灣國際影音平台,將讓公視與政治一臂之遙的獨立性更形惡化,不是文化部保證不干預或公視自稱捍衛獨立性就可交代過去。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昨說,國際影音平台現由中央社執行前導計畫,三月將屆期,要求文化部未來聽取各界意見,擇定最佳團隊繼續執行。文化部昨表示,尊重公視董事會決定且樂觀其成,但國際影音平台的預算是以「業務費」編列並經立法院通過,須依政府採購法規定辦理。中央社表示,對於公視的爭取「沒有評論」,尊重文化部決定。
昨天公視董事會進行兩小時,其中一個多小時都在討論公視經營團隊針對國際影音平台提出的評估與規畫。邱家宜表示,公視經營團隊提出的報告,將公視現有資源與國際影音平台結合,構想與作法相當具體,也提到如BBC等國際平台的做法。
但因文化部尚未公布國際影音平台委外方式,董事會昨也要求公視先將原則訂好,等文化部公布委外方式後再擬定完整計畫爭取,簽約前,董事會也會再開會討論。
公視總經理徐秋華說,未來將以公視現有的能量與資源進行內容規畫,向文化部爭取國際影音平台案;但此一計畫仍須彙整董事意見、做滾動式討論與修正,目前無具體結論。
她指出,民主國家的國際傳播如英國BBC,肩負適時傳遞國家觀點、促進文化交流的使命,與非民主國家的「大外宣」是截然不同的概念。未來公視若爭取到國際影音平台,節目製播及平台營運,將依據公視法和節目製播準則,充分展現台灣民主價值行銷台灣影視內容,創造台流、深化國際交流。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