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界不當接觸案 民團籲引進陪審制區分權責
法務部18日公布檢調人員與富商翁茂鍾不當接觸案,引發外界批評。台灣陪審團協會理事長陳為祥今天說,這個事件凸顯司法部門的內控機制失靈,需藉此檢討,應引進陪審制度,進行權責區分,減少有心人士想攏絡法官的現象。
石木欽案爆出多名司法官與富商翁茂鍾不當接觸,法務部18日公布調查報告,11名檢察官、檢察長及9名調查人員,將依情節行政議處或司法調查,與翁男相關4案將重啟調查。台灣陪審團協會今天在立法院舉辦「司法內控失靈,陪審可治司法沉痾」記者會。
台灣陪審團協會理事長陳為祥說,石木欽案的27本筆記本橫跨18年,凸顯司法系統內部監督失靈,目前也沒看到司法部門為此道歉,既然法務部或司法院沒有檢討,民眾就必須幫忙檢討。
陳為祥呼籲,司法當局應藉此事件徹底檢討台灣司法體系並對症下藥,而國民法官法為參審制,最終的主導權還是在職業法官,無法改變台灣司法體系的病因,唯有引進陪審團制度,由民眾進行有罪或無罪的認定,讓法官負責量刑,以此做權責區分,才可以減少外界有心人士想攏絡法官的現象。
陳為祥表示,司法院和法務部不只要追究這些涉案人,更要對整個內控機制做公開檢討,預防將來再發生一樣的狀況。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