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公園變生活核心 都市計畫應重修
新冠肺炎帶來的封鎖、居家隔離,讓人們在家中的時間變長。傳統各自獨立的居家和辦公空間將重新定義與融合,而城市空間規畫也將隨之轉變。建築師張清華認為,在後疫情時代,住宅區、商業區等傳統都市分區已然鬆動、不符時代所需,政府應該重新修訂幾十年沒修的都市計畫法。
因應「居家辦公」趨勢,建築師趙化宇說,光是一個書房還不夠、現代住宅必須擁有讓男女主人可同時在家辦公的「家庭辦公室」,燈光設計和網路電線設計都須更靈活精準。
張清華則說,過去集合住宅的排水往往是集中到最底層排出,為了避免感染危機,如今必須變成「分層排水」,每層都有自己的排水系統。
疫情期間,許多餐廳被迫移到室外以繼續營業。紐約為此啟動「開放餐飲計畫」,允許餐廳使用戶外公共空間進食。這項政策在疫情過後仍將持續。張清華認為,公園等戶外空間,將在後疫情時代成為城市生活的核心之一,即使辦公空間都有可能被搬到戶外,政府有必要重新檢討都市計畫。
趙化宇也認為,台灣現階段已經開始為居民的老化重新設計,但是在後疫情時代,必須再為傳染病重新設計,如讓辦公空間與公園綠地相連;或讓自然環境「垂直化」,一棟大樓便可擁有陽台花園、屋頂農園等自然空間。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