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澳大橋文件有缺漏? 運安會:僅看到設計、竣工圖

南方澳大橋斷橋意外發生至今滿一年,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今天公布「南方澳大橋斷裂重大公路事故」最終調查報告,指南方澳大橋吊索防水設施劣化、部分鋼絞線嚴重銹蝕,再加上,未落實執行特殊性橋梁檢測方式及規範指引不完備,竣工後七次橋梁檢測皆為定期「目視檢測」,導致中油油罐車行經大橋時,因吊索系統生銹鋼絞線殘餘強度無法承受負載而斷裂。
不過外界質疑,20多年前完工的橋樑,依照當時的檢測技術,是否有辦法知道套管裡面有鏽蝕狀況?
主任調查官王興中表示,公路總局的橋梁檢測規範是針對一般性橋梁,至於特殊性橋梁有其檢測辦法,但確實也沒有要求檢測人員一定要看橋梁隱蔽處,南方澳大橋過去執行過七次的目視檢測,也只有民國98年時進到橋梁隱蔽處,但當時沒有發現積水生鏽的紀錄。
王興中也再三強調,就事後諸葛來看,那個地方本來就不應該積水,若是防水機制沒有劣化的話,水不會進來。
此外,運安會也說,調查過程中,因為部份文件遺失,導致調查困難,因此除了建議宜蘭縣政府,強化品質管理人員對公共工程必要專業知識及施工細節之熟悉程度,強化機關檔案保存及銷毀機制,即時依「機關共通性檔案保存年限基準」異動情形修訂相關規定,確保機關檔案依規定保存及銷毀。
至於是哪些文件遺失?王興中說,目前可以看到的是橋梁設計圖、竣工圖、施工相關合約,還有些相關單位的驗收維護工作,欠缺的是結構計算書、施工過程中的施工圖、施工變更相關資料、材料進出口相關證明等,因為都被銷毀了。
王興中表示,也因為欠缺施工過程中的施工圖,所以不清楚施工階段是否有變更,但這是不是造成橋梁斷裂的原因,我們沒有連結在一起。
運安會建議,交通部應儘速盤點所屬單位轄下所有橋梁,納管未歸類於公路系統之橋梁並建立養護機制。檢討「交通部公路橋梁檢測人員資格與培訓要點」,針對特殊性橋梁檢測之培訓課程內容,提供橋梁檢測人員適當之特殊性橋梁檢測方式及訓練。
另也建議各橋梁主管機關,盡速依照行政院院頒「橋梁維護管理作業要點」,辦理橋梁檢測、維修、補強、資料建置與開放等橋梁維護管理工作,並確實執行督導及考核。
王興中說,每一個改善建議都有追蹤編號,相關單位要在90天內回覆政院,並附件給運安會,如果確定可以確實執行就會解除列管,沒有的話,相關單位90天內還要再報院一次。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