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藝術向下扎根 桃園人聲音樂繁花盛開
「2020桃園阿卡貝拉及合唱種子教師團培訓計畫」已於11月8日成果發表音樂會畫下完滿句點。桃園市文化局局長莊秀美表示,桃園市政府積極推廣人聲藝術成為城市特色,蔚為風潮,市民能在音樂薰陶下,培育更多人聲音樂種子,也培養出可以合作、共生的和諧環境,讓藝術向下紮根,音樂繁花盛開。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桃園市政府藝文設施管理中心,不畏疫情,持續為藝術服務,今年主辦邁入第二屆的「桃園阿卡貝拉及合唱種子教師團培訓計畫」,文化局長莊秀美指出,桃園市市長鄭文燦發現唱歌增進人與人的交流,因而指示「讓合唱團成為桃園特色」,引起「桃園阿卡貝拉及合唱種子教師團培訓計畫」的發想。
由於桃園在地社區都有大大小小的合唱團,2017年市長鄭文燦想辦全國合唱比賽,莊秀美說:「但舉辦比賽後發現社區團體都只是純粹好玩,並未接受過專業訓練,不太敢參加比賽,那時才覺悟要有自己的專業合唱團,得先做好合唱的師資訓練,一旦師資培育起來自然會回到社區、社團或他們任職學校來推展合唱。」
莊秀美指出,文化局政策師資培訓分成兩種,一是合唱團老師的培訓,另一是原住民阿卡貝拉團的培訓。莊秀美接著表達,阿卡貝拉人聲,也是近幾年盛行的歌唱形式,「有一年聽到瑞典來台演出的阿卡貝拉團,他們僅四人可造成全場轟動,單純靠人的聲音可做不同變化,若出國表演,這樣人聲團隊是最簡單的組合。」
「桃園有最多都市原住民,有全國排名第三人多的泰雅族」莊秀美認為,應該運用他們天籟式的天賦歌聲,可以組原住民的阿卡貝拉團,做城市交流、文化交流,這就是桃園最好的在地特色。
莊秀美很真誠說明,桃園在舉辦兩屆的合唱比賽中,文化局意識到這項政策的失誤,因為兩屆比賽冠軍都由其他縣市獲得,沒有佳惠到桃園在地,他們覺悟到桃園沒有很棒的合唱團隊,辦再多比賽都只是花錢為人作嫁,只是搭建一個平台給別人表演,她開始思考培訓桃園在地團體,決定把錢花在培育師資而不是辦比賽,因而有了這樣培訓課程,和成果發表的音樂會。
莊秀美表示,看兩屆成果發表都很感動,短短三個月訓練就有很棒成果,所以文化局願再編預算再訓練,2020第二屆師資培訓,主辦單位仍延用全國最棒的老師來指導,莊秀美相信,經過時間累積,桃園人聲會繁花盛開,因為種子會回到自己的學校、社區,或一群喜歡唱歌的朋友,結成不同屬性的合唱團,可以和別人競爭,等到這些合唱團成熟時,桃園更有信心再舉辦合唱比賽,「這一定要等段時間,豐碩成果都要假以時日。」
兩屆的「桃園阿卡貝拉及合唱種子教師團培訓計畫」,讓大家看到桃園市政府花如此多心力、財力在做人聲藝術的培養,尤其現在合唱曲很多改編大眾耳熟能詳流行歌曲,再用合唱方式演繹,表達。莊秀美表示,桃園市政府很願意和民眾接觸,任何藝術都要向普羅大眾對話,而不是形成特殊精英階級,是最大顛覆。
莊秀美透露,合唱團的「合」字,代表桃園多元族群的共融、共好的合作關係,是桃園在地特色,要把流行歌曲藝術化。莊秀美強調,文化局對合唱和阿卡貝拉人聲發展的願景是能繁花盛開,在每個社區都能有自己合唱團,和大家一起歡樂,用合唱培養共好的精神,不只是音樂歌聲呈現,也是人格修養培訓,求一種人與人相處的和諧,才可呈現合唱的美。
現在經過2019-2020兩年的培訓,總共培訓了百位教師與原民朋友,甚至2019年第一屆培訓活動後,引起原住民對合唱興趣,自行組成人聲團「原聲出口」,桃園就是想藉由這樣的培訓計畫,啟動更多團隊從桃園萌芽,讓桃園的人聲音樂文化深耕於在地,向外開枝散葉,讓桃園真正成為「人聲藝術都市」。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