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農地違章工廠 彰化6千家零拆除

新版工廠管理輔導法今年三月廿日上路後,針對二○一六年五月廿日後(蔡政府上台後)新增的未登記工廠「即報即拆」,地方政府可勒令停工、斷水斷電或強制拆除。但環團檢舉超過一五○家新建農地違章工廠,至今僅一件自行拆除,沒有一件斷水斷電。
環團批評,拆除緩慢主因是地方首長態度不積極,且目前每縣市政府平均僅四點四人負責農地違章工廠稽查,人力嚴重不足,其中彰化縣有六○五五家新增或待確認的違章工廠,但至今「零拆除」,批評政府稱要守護農地根本是騙局。
環團昨聯合舉行記者會,公開各縣市負責農地違章工廠的人力及檢舉狀況。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員蔡佳昇表示,目前每縣市平均僅四點四人承辦相關業務,且通常身兼其他工作。根據經濟部今年公布各縣市新增或待確認的農地違章工廠,桃園市有二七一八間,卻只有三名稽查人力,高雄市新增一四一間相對較少,卻只有一人稽查。
蔡佳昇說,彰化縣最誇張,今年有六○五五家新增或待確認違章工廠,高居全台之冠,由六人負責稽查,拆除經費僅一百萬元,但拆除一家約需十萬元至五十萬元,目前繳出「零拆除」的成績單,「各縣市首長要容忍違法工廠到什麼地步?」
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施月英說,未登記工廠停止供水供電作業程序形同虛設,且流程繁瑣,至今等不到任何一家農地違章工廠被斷水斷電,原本要求即報即拆,現在連斷水斷電都做不到,守護農地口號就是一場大騙局。
環境法律人協會專員黃子芸表示,工輔法賦予地方主管機關權力,可針對新增違章工廠斷水斷電或拆除,但目前沒有任何縣市根據新修訂的工輔法,重新修正未登記工廠的裁罰基準。最新的是新北市和南投縣,仍為二○一八年版本,更不用說其他縣市。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