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灣還在賣!陸製行動電源災情擴大 知名品牌急召回逾70萬顆

出門買東西遇死劫!北市吊車輾斃19歲女 7旬駕駛:上班時已不舒服

「曖昧」要等多久?她主動丟球男方總迴避 過來人曝停損期限

一名女網友和男生正在曖昧當中,但近日男方態度漸漸退縮,讓她感到焦慮。示意圖/ingimage
一名女網友和男生正在曖昧當中,但近日男方態度漸漸退縮,讓她感到焦慮。示意圖/ingimage

曖昧期要等多久才會確定關係呢?一名女網友發文,稱她和一名男生正在曖昧當中,互動很頻繁也常常出去玩,但近日男方態度漸漸退縮,說曖昧的話他也會刻意躲掉,讓原PO感到焦慮,於是詢問網友:「曖昧時有遇過這樣長時間的等待期嗎?」

一名女網友在Dcard發文,表示她認識一名男生,剛開始雙方互動很熱絡,情緒也很高漲,經常從早聊到晚,聊得非常開心。但近日男生的態度卻漸漸退縮,進度也突然緩了下來,像是「冷戰軍備競賽」一樣,彼此的關係變得很奇怪。

原PO表示,他們還是會常常約出去玩,見面聊天也很愉快,但原PO講曖昧的話就會被男方躲掉,沒有想「更進一步」的舉動。男方也說過,他的每一段關係都要互相了解很久才會交往的,要「慢慢來」,時間還很多。原PO尊重他的想法,但也很害怕會不會男方只是把她當「朋友」而已。

原PO透露,她的前男友也會迴避感情,雙方曖昧了整整八個月才正式交往,現在這段感情讓她懷疑是否該繼續等,也好奇曖昧期是否都要經過長時間的等待,對此詢問網友們的意見。

此文一出,不少網友建議把停損期限設在「3個月」,「如果他有想要和妳更進一步,我覺得大概3個月差不多,如果拖太久就是他不怕妳跑走,對妳的愛處於被動狀態」、「我給自己曖昧3個月的期限,如果他都不怕失去我了,我有什麼好怕的呢」。

也有網友分享曖昧經驗,指出這段期間真的很煎熬,也猜測對方可能不夠喜歡原PO,「我跟我男朋友大概曖昧了5個月才在一起,我太了解妳的憋屈了,我那時候每天都太鬱悶了」、「不夠喜歡,我現任跟我曖昧時我也常常說慢慢來沒關係,結果男生過幾天就超突然的跟我告白,夠不夠喜歡太重要了」。

兩性關係

延伸閱讀

「社恐女友」不跟長輩對話…他尷尬圓場 全場難忍:是沒禮貌

沒錢結不了婚?男女動機不一樣 他曝:女生有錢反而不想婚

男邀女性友人作客卻被嫌生活習慣差 網看2惡習不挺:真的很髒

學歷造成價值觀差距?女友「活在當下」讓他困惑:還跟AI道謝

相關新聞

不當盤子有錯?他用副廠貨被女友嫌「很會省」 網:別想太多

情侶交往時,有時可能會在不經意間傷到對方。近日有網友在網上發文,表示自己因為女友的一句「你真的很會省欸」感到十分難過,卻也懷疑是否是自己太過玻璃心。

全職媽怨「喪偶式」育兒累翻 老公竟嗆:再不打扮我會出軌

「妳再這樣不打扮,我很有可能要出軌的。」一名人妻在臉書《靠北婚姻》上分享了與丈夫間的對話,親耳從丈夫口中聽到的「警告」,讓她震驚又難過,引發網友熱議。

新娘控總統府人士亂入毀婚禮 新郎家族群起打臉:買房還靠人家幫忙

一場本應幸福圓滿的婚禮,近日因一則在社群平台Threads上的貼文而掀起輿論風暴。一名新婚女子控訴,自己去年舉辦婚禮時,遭不明政治人物「未經邀請」現身祝賀,甚至影響儀式流程,導致她難以釋懷,形容婚禮「被毀了」。然而,事件爆出後,男方家族多位親友紛紛出面駁斥,指稱政治人物係經家中長輩邀請,女方事後片面發文,未與家族溝通,令爭議一再擴大。

她在父告別式喊「1句話」 慘遭母賞巴掌斷親情

家庭功能不足及情緒挑戰經常是許多家庭難解的課題。一位女網友表示,自小生長在重男輕女的家庭,面對許多不平等的對待,而家中5個小孩,只剩排行老二的她留在父母身邊,直到爸爸過世,在告別式上被媽媽打了一巴掌,讓她徹底心碎,決定斷開與媽媽的聯繫,好好的過自己的生活。

送金鍊當大姑結婚禮…婆婆酸「細到笑死人」 她淡回1句網友狂讚「媳婦完勝」

一名人妻透露,近期大姑要結婚了,婆婆問她要送什麼禮物給大姑,她拿出一條金項鍊當賀禮,結果被婆婆嫌棄「細到像玩具」,人妻聽了只淡淡的回了一句,就讓婆婆當場愣住說不出話。故事曝光,網友大讚「媳婦完勝」。

男友嫌「胸部沒集中不夠性感」 她氣炸:穿內衣是為你還是我?

有一名女網友在論壇Dcard上以「因為一件內衣分手」為題發文,她抱怨因為一件內衣的問題,與交往多年的男友吵到準備分手。她表示,男友說「胸前怎麼一點形狀都沒有」,還嫌她「女生要穿可愛一點的內衣吧」,甚至質疑她是否因此失去女性魅力,讓她感到無法忍受,因此考慮「這種人是不是該放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