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公婆喊「現代化結婚」不給聘金、加碼2要求 她心涼:該緩緩嗎?

一名女網友與男友論及婚嫁,因雙方家庭對結婚形式與責任的認知差異,陷入矛盾與困惑。示意圖/ingimage
一名女網友與男友論及婚嫁,因雙方家庭對結婚形式與責任的認知差異,陷入矛盾與困惑。示意圖/ingimage

戀愛時是兩人的事情,沒有太多的障礙,但結婚就是兩個家庭的事情了。一名女網友與男友論及婚嫁,因雙方家庭對結婚形式與責任的認知差異,陷入矛盾與困惑,男方家庭以「現代化結婚」為由免除聘金與婚房,卻要她履行「傳統好媳婦」義務,讓她不禁懷疑這樣的要求是否合理。

該名女網友在Dcard上以「嘴上說是年輕人現代化結婚,所以不用給聘金,也沒有準備婚房,要求的卻是傳統好媳婦?」為題發文,表示雙方婚後將入住女方名下的房產,該棟房子是由女方父母資助一半購買,但男方入住後會幫忙分擔家用與家電費用。而女方父母為儀式感,提出「小聘」作為象徵性禮儀,並表示會準備金額高於聘金的嫁妝,後續將全數退還。

然而,當原po將計畫告知男方父母後,對方的反應卻讓她相當意外,男方父母表示,「小聘就由男友自己出錢」,至於餅錢部分他們則會「幫忙」,但並未明確說明具體金額。而婚禮籌辦與賓客安排,皆由新人自行負責,且不確定男方父母是否會負擔自己賓客的桌數。

不僅如此,男方父母還提出2項要求,第一是請求男友個人未來協助資助他們投資的一處郊區房產,但並未說明具體金額;第二則是希望她與男友婚後,夫妻「雙方」每月至少返家探視男方家庭與阿公、阿嬤一次。

原po坦言,她與男友婚後將入住自己的房子,婚房與嫁妝也都是由自己家庭準備,在沒有接受男方家庭的經濟支援下,卻需承擔「傳統好媳婦」的責任,令她感到不太公平,「這樣要求合理嗎?還是我該緩緩呢?」。

文章曝光引發熱議,網友們紛紛表示,「考驗是在男方身上,長輩要求雙方必須定期一起回去看長輩,就是個很棒的契機,他要是挺不住,妳就會知道這個人到底行不行」、「男方扛不住自己家裡,拜託妳真的不要嫁,絕對後悔死」、「我覺得要求要固定探視公婆蠻搞笑的,講真的想看也只有自家兒子,要媳婦回去幹嘛?就怕是希望女生去端茶倒水做家務盡不屬於妳的孝道」。

另外也有人認為,「又不是要妳投資,妳老公也是他們的兒子,家裡的房與投資,講難聽一點,妳老公的父母以後過世也是有分給妳老公,妳是外人不用多嘴,又不是要妳出錢」、「一個月看一次不會過分吧,難道跟妳結婚就要把親人都拋棄嗎」。

聘金 結婚 父母 媳婦 婚禮

延伸閱讀

男友「種草莓」種錯位置!嫩妹癱軟倒地 醫師驚:她中風了

相關新聞

不當盤子有錯?他用副廠貨被女友嫌「很會省」 網:別想太多

情侶交往時,有時可能會在不經意間傷到對方。近日有網友在網上發文,表示自己因為女友的一句「你真的很會省欸」感到十分難過,卻也懷疑是否是自己太過玻璃心。

全職媽怨「喪偶式」育兒累翻 老公竟嗆:再不打扮我會出軌

「妳再這樣不打扮,我很有可能要出軌的。」一名人妻在臉書《靠北婚姻》上分享了與丈夫間的對話,親耳從丈夫口中聽到的「警告」,讓她震驚又難過,引發網友熱議。

新娘控總統府人士亂入毀婚禮 新郎家族群起打臉:買房還靠人家幫忙

一場本應幸福圓滿的婚禮,近日因一則在社群平台Threads上的貼文而掀起輿論風暴。一名新婚女子控訴,自己去年舉辦婚禮時,遭不明政治人物「未經邀請」現身祝賀,甚至影響儀式流程,導致她難以釋懷,形容婚禮「被毀了」。然而,事件爆出後,男方家族多位親友紛紛出面駁斥,指稱政治人物係經家中長輩邀請,女方事後片面發文,未與家族溝通,令爭議一再擴大。

她在父告別式喊「1句話」 慘遭母賞巴掌斷親情

家庭功能不足及情緒挑戰經常是許多家庭難解的課題。一位女網友表示,自小生長在重男輕女的家庭,面對許多不平等的對待,而家中5個小孩,只剩排行老二的她留在父母身邊,直到爸爸過世,在告別式上被媽媽打了一巴掌,讓她徹底心碎,決定斷開與媽媽的聯繫,好好的過自己的生活。

送金鍊當大姑結婚禮…婆婆酸「細到笑死人」 她淡回1句網友狂讚「媳婦完勝」

一名人妻透露,近期大姑要結婚了,婆婆問她要送什麼禮物給大姑,她拿出一條金項鍊當賀禮,結果被婆婆嫌棄「細到像玩具」,人妻聽了只淡淡的回了一句,就讓婆婆當場愣住說不出話。故事曝光,網友大讚「媳婦完勝」。

男友嫌「胸部沒集中不夠性感」 她氣炸:穿內衣是為你還是我?

有一名女網友在論壇Dcard上以「因為一件內衣分手」為題發文,她抱怨因為一件內衣的問題,與交往多年的男友吵到準備分手。她表示,男友說「胸前怎麼一點形狀都沒有」,還嫌她「女生要穿可愛一點的內衣吧」,甚至質疑她是否因此失去女性魅力,讓她感到無法忍受,因此考慮「這種人是不是該放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