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宜蘭神農商圈大停電、新月廣場瞬間陷入黑暗 客人受驚嚇

伊朗被美國轟炸,「抵抗軸心」是否有能力反擊?

才被爆食安又惹議!周氏蝦捲「消費送一份蝦捲」被網酸 粉專小編回應了

她列日男5優點讚「媽寶少」 過來人曝致命缺點:機率比台男高

一名女網友統整與日本男性戀愛的五個優點。 示意圖/ingimage
一名女網友統整與日本男性戀愛的五個優點。 示意圖/ingimage

日本男性更可靠?一名女網友在Dcard發布貼文討論,以「跟日本男生的相處感想」為題,表示日本人普遍早戀,加上社會風氣開放,日本男生與異性相處的機會很多,所以比台灣男生更懂得如何說話或表現,貼文曝光後引發網友熱議。

原PO表示,自己觀察日本男性後可以列出以下優點:

一、很獨立

日本男比較少媽寶,跟原生家庭關係也多不太密切,通常上大學或工作後會去外縣市生活,也有成年後就獨立的觀念。

二、有主見

日本大男人主義根深柢固,即使有出國留學的經驗也不會改變本性,好處是如果對方是聰明能力好的人,女生只要順從就可以。

三、責任感

這點跟大男人主義息息相關,不過如果對方只有主見卻扛不起責任,那就是軟飯硬吃的爛男人。

四、很會稱讚人

日本是很注重外貌的國家,不同於台灣,日本男生可以觀察到女生的妝容、頭髮、指甲、衣著等細節並給予稱讚。

五、會打扮

因為注重外貌,至少都會把自己整理乾淨,髮型整理好,且穿衣俐落。

不過她也指出,日本男性也有些需要斟酌的缺點:

一、大男人主義

所以凡事都要配合,最多偶爾參考妳的意見。

二、風流

只要長得不差的男生都會有很多前女友或是許多異性朋友,也會有去風俗店的經驗。

貼文曝光後引起不少網友共鳴,「日本男生的確比台灣男生成熟跟早熟,也比較會有責任感」、「日本上班族下班後還要應酬什麼的,隔天又要很早起出門,還有空打理自己,而且通常都很好看不是隨便弄弄,超級強」、「日本男生很需要自己的空間以及時間」。

還有人補充,「我的交友經驗來說,日本目前還是有男主外女主內的問題」、「日本男生普遍外遇的機率也比台灣人高,個人經驗與身旁的朋友」、「就是各種劈腿外遇還真不是說說」、「日本無論男女都有強烈的民族意識,所以不太喜歡談異國戀,談異國戀也通常不會結婚」。

日本 戀愛 媽寶 劈腿 兩性關係

延伸閱讀

浴巾多久洗一次才對?網曝慘痛經驗「醫生說別放這」:當心長疹子

妹子上班午休「打呼還放屁」喊崩潰 過來人安慰:大家會裝不知道

酒醉被撿不攔?她心寒好友「看戲不救」 網兩極熱議:擔心多管閒事

還在狂吃優格減肥? 營養師提醒:吃錯小心會更胖

相關新聞

不當盤子有錯?他用副廠貨被女友嫌「很會省」 網:別想太多

情侶交往時,有時可能會在不經意間傷到對方。近日有網友在網上發文,表示自己因為女友的一句「你真的很會省欸」感到十分難過,卻也懷疑是否是自己太過玻璃心。

全職媽怨「喪偶式」育兒累翻 老公竟嗆:再不打扮我會出軌

「妳再這樣不打扮,我很有可能要出軌的。」一名人妻在臉書《靠北婚姻》上分享了與丈夫間的對話,親耳從丈夫口中聽到的「警告」,讓她震驚又難過,引發網友熱議。

新娘控總統府人士亂入毀婚禮 新郎家族群起打臉:買房還靠人家幫忙

一場本應幸福圓滿的婚禮,近日因一則在社群平台Threads上的貼文而掀起輿論風暴。一名新婚女子控訴,自己去年舉辦婚禮時,遭不明政治人物「未經邀請」現身祝賀,甚至影響儀式流程,導致她難以釋懷,形容婚禮「被毀了」。然而,事件爆出後,男方家族多位親友紛紛出面駁斥,指稱政治人物係經家中長輩邀請,女方事後片面發文,未與家族溝通,令爭議一再擴大。

她在父告別式喊「1句話」 慘遭母賞巴掌斷親情

家庭功能不足及情緒挑戰經常是許多家庭難解的課題。一位女網友表示,自小生長在重男輕女的家庭,面對許多不平等的對待,而家中5個小孩,只剩排行老二的她留在父母身邊,直到爸爸過世,在告別式上被媽媽打了一巴掌,讓她徹底心碎,決定斷開與媽媽的聯繫,好好的過自己的生活。

送金鍊當大姑結婚禮…婆婆酸「細到笑死人」 她淡回1句網友狂讚「媳婦完勝」

一名人妻透露,近期大姑要結婚了,婆婆問她要送什麼禮物給大姑,她拿出一條金項鍊當賀禮,結果被婆婆嫌棄「細到像玩具」,人妻聽了只淡淡的回了一句,就讓婆婆當場愣住說不出話。故事曝光,網友大讚「媳婦完勝」。

男友嫌「胸部沒集中不夠性感」 她氣炸:穿內衣是為你還是我?

有一名女網友在論壇Dcard上以「因為一件內衣分手」為題發文,她抱怨因為一件內衣的問題,與交往多年的男友吵到準備分手。她表示,男友說「胸前怎麼一點形狀都沒有」,還嫌她「女生要穿可愛一點的內衣吧」,甚至質疑她是否因此失去女性魅力,讓她感到無法忍受,因此考慮「這種人是不是該放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