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突襲罷團教會連署站遭控騷擾 游智彬稱「路過」:看到十字架比較興奮

陳佩琪心疼…柯文哲自曝血尿半夜痛醒 北所回應了

愛上「迴避型」只能單方面付出?她嘆朋友成工具人:根本自虐

一名女網友說朋友愛上了迴避型的女生,單向付出只希望對方能改變,但她覺得只是「工具人」而已。示意圖/ingimage
一名女網友說朋友愛上了迴避型的女生,單向付出只希望對方能改變,但她覺得只是「工具人」而已。示意圖/ingimage

「迴避型」的人容易受到情感的衝擊,因此習慣將情感收起來,外顯出理性且獨立的狀態,甚至會故意保持冷漠來避免親密互動。一名女網友發文,稱她朋友愛上了迴避型人格的女生,單方面付出只希望對方能改變,但在她眼裡朋友只是「工具人」而已,並直言:「愛上迴避型根本自虐」。

一名女網友在Dcard發文,稱她一直認為愛上「迴避型」的人是自虐,應該要避開這種人。她透露有位男性朋友愛上了迴避型的女生,很崇拜對方的工作能力和顏值,但對方經常逃避,朋友只能單方面付出,長期陪伴,希望對方能夠改變,最後沒選擇他也沒關係,只要對方能變好,他就很開心。

原PO質疑,朋友這種想法是否是健康的,在她看來,朋友只不過是「工具人」而已,這樣是否算是愛情呢?還是只是盲目的崇拜呢?對此詢問網友們的看法。

此文一出,不少網友分享與「迴避型」相處的經驗,「我剛結束一個這樣的關係,我也以為時間可以解決問題,但是我們還沒確定交往時反而比較穩定,確定交往後可能關係變近對方反而覺得有壓力想跑,最後變成冷暴力,然後結束」、「目前跟男友交往3年,交往前到交往2年這段時間,男友一直是迴避型,我是超級焦慮型,那時候真的心好累」、「跟迴避型交往中,完完全全感受不到被愛,很痛苦」。

也有網友分析迴避型的想法,「迴避需要的情感需求較低,也不太會表達,迴避不喜歡被捆綁,相對的也不會想捆綁另一半,反而適合喜愛自由有目標的人,只能說不能以主流的親密關係價值觀來套用在他們身上」、「迴避型應該不會接受來自對方的好處喔,因為知道沒法給出回應,這份心意對我們而言過分沉重了」。

也有網友建議不要改變對方想法,「我個人覺得任何試圖改變對方的想法都是錯的,我信奉只篩選原則,他現在因為還在追求,濾鏡效應使他感覺志在必得,能夠改變對方是他單方面的想像」、「不要妄想自己可以改變別人」。

兩性關係 另一半

延伸閱讀

乖乖牌女友遭爆國外玩超開!「被不同人帶進房」 他崩潰:還能結婚嗎

逛夜市突遇老鼠衝出!她嚇到驚聲尖叫 男友卻搖頭:牠會躲開

妹子盼男友先載父母練習開高速公路再載她 被罵「自私」網看法兩極

男友失聯1小時…她狂傳訊息遭嗆「瘋婆子」 網也不挺:控制欲超強

相關新聞

寶寶出生手臂受傷…婆婆質疑「懷孕拿剪刀」 媳婦氣炸:什麼忙都不幫

有一名媽媽在臉書社團「毒姑九賤婆媳討論區」上發文抱怨,她述說自己在月子期間與婆婆的相處經歷,引發網友熱烈討論。該名媽媽在文章中直言,婆婆不僅沒有在生產過程中提供實質幫助,還以迷信言論指責她「你是不是懷孕的時候有拿剪刀?」,讓她氣到理智線斷裂。

屢遭言語攻擊…她聞1句話忍不住賞姑姑一巴掌!網力挺:打得好

有些長輩或親戚難以相處,常常會刁難或批評孩子,因此不少人選擇遠離盡量減少與他們接觸。

大嫂家偷吃兒子慶生蛋糕還嗆「早晚要切」 婆婆、老公反應讓她超心寒

「想問問大家這狀況你們能接受嗎?」一名母親表示,家中就讀大學二年級的兒子最近過生日,她在星期天(16日)中午特地買了蛋糕放在家裡的冰箱,打算等傍晚孩子回到家後一起享用,殊不知大嫂擅自切下蛋糕的四分之一給自己的小孩吃,還大言不慚表示「早切晚切有什麼不一樣嗎」,讓她相當難受,於是PO上網請大家幫忙評理。

夫妻搬新家…她不滿「婆婆討鑰匙」 網見1句話全不挺:沒權利埋怨

在經濟能力許可的情況下,許多夫妻會選擇買房,不與雙方父母同居,讓彼此的生活空間更自在。近日一位人妻抱怨...

「不想養了」小三帶兒子上門 揭公公酒後亂性…善良婆婆心碎這樣做

現實往往比「8點檔劇情」的情節更加荒誕!台灣1名人妻表示,其公公「看似正直又顧家」...

愛情長跑6年男友卻因「1理由」另娶別人 網狂酸:還真貼心

常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婚後除了容易為金錢起爭執,婆媳關係也是大家苦惱的問題之一。就有網友透露,自己和男友愛情長跑6年,對方卻準備和其他人結婚,理由竟是擔心原PO要面對婆媳問題而「不捨她吃苦」,貼文也引發熱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