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婚前買房想留給家人住「男生會接受嗎?」 眾人1重點:別結了

原PO想問如果女方婚前買房子並且想留給家人住,結婚後每個月只給家用一萬元,男生能接受嗎?貼文引起眾人熱議。 示意圖/ingimage
原PO想問如果女方婚前買房子並且想留給家人住,結婚後每個月只給家用一萬元,男生能接受嗎?貼文引起眾人熱議。 示意圖/ingimage

不論夫妻或情侶,買房前必須商量好由誰負責購買、貸款,才不會事後引來爭議。有一名網友發文問大家,如果房子是女方婚前買的並且是自己貸款,婚後想保留給家人住,家用也只給1萬初,這樣男方能接受嗎?貼文一出引起熱議,眾人看法兩極。

原PO在PTT發文提問,如果女方婚前買了房子跟家人一起住,房子是她的,貸款也是她自己付,婚後想繼續保留給爸媽住,也當作儲蓄和留給未來的孩子,這樣男方會接受嗎?原PO說女方目前的貸款是1萬8,也承諾結婚後會幫忙分擔新家庭的家用,只是可能只能給1萬初,讓他想問問大家有什麼看法。

貼文一出引起兩極看法,有人表示可以接受,「感覺是很正常的作法」、「男性不需承擔生殖責任,是我我會接受」、「我就這樣呀!婚前買的房貸款我付,給家中長輩住,老公是能接受的」、「女方給家用已經不錯了,還嫌?」、「我是會接受啦,如果在意只有1萬初給新家庭用,那你也出差不多的金額,剩下自己留下來不就好了」、「看人,我是男的,我覺得經濟充足就可以」。

也有網友不看好,「說真的有疑慮就不要結,這個房貸未來只是轉嫁到男方身上而已」、「為了房貸結婚真實際,房貸付完了怎麼處理?」、「聽起來兩邊都不有錢,有錢不會在意對方那點錢或那間沒什麼價值的房子,自己條件都不好,又為了對方1、2萬在那邊機歪,乾脆不要結了吧」。

其中不少人對於只給1萬當家用覺得太少,「新家庭只出1萬多還要養小孩?」、「新家庭的家用只能給1萬在北部是很少的,如果伴侶公平起見也是給1萬,那2萬的家用只能租屋,而且不可能再養小孩」、「1萬差不多一個人的生活費,不小心超過1萬多很多也是很正常的,等於沒有付到什麼新家庭的費用可言」、「1萬初太少了,怎麼會不影響」、「家庭費用1萬初?你問如果是你o不ok就有答案了」。

結婚 買房

延伸閱讀

房貸之亂+颱風 10月六都移轉棟數17個月首見年減

近8月首見年減!10月六都移轉慘澹 房仲:買氣明顯淡

美台避免雙重課稅協商將登場 2黨國會議員看法不同

日銀利率不動 暗示將升息

相關新聞

媽媽索每月8千...他不捨公司妹子籌孝親費兼差 網籲:討價還價

在給父母「孝親費」前,應先衡量自身的財務狀況。一名網友發文詢問,他公司裡的一位妹妹畢業才1年,薪水3萬,家裡媽媽就跟她要1個月8千的孝親費...

夢想環島…揪「窮男友」同行 她願借錢卻遭網批:只想自我滿足

想和另一半一起實現夢想固然很好,但有時也要考慮現實問題。近日有網友發文,表示想趁「最後的寒假」與男友一起環島,但男友卻表示他的經濟有困難,讓這名網友十分煩惱。

工程師男友賣鹽水雞…她「清口茹素」難容忍 網反吐嘈:你就放生吧!

有一名女網友在臉書社團「匿名公社」上發文抱怨,她因為信仰關係,去年就清口茹素,男友也跟著她一起吃素,但男友休假時卻常常要幫著家人賣鹽水雞,讓她深感困擾。貼文一出,引發網友熱議。

準婆家拒下聘、討喜餅收據…她退婚分手 網一面倒讚:逃婚比離婚好

有一名女網友在臉書社團「毒姑九賤婆媳討論區」上發文抱怨,她表示婚事辦到中途告吹了!她透露雙方家長見面吃飯時,男友爸爸不僅明示不該收聘金,在訂喜餅時,男友的後媽竟然打電話來跟她要3萬元的收據,讓她覺得長痛不如短痛,果決「喊停」結束這場婚事。貼文一出,引發網友熱議,紛紛喊:「恭喜你。」

她憂不生小孩「晚年沒人陪」怎辦? 網勸:做到這兩點較重要

台灣少子化問題嚴峻,生育率連年下降。一位女網友表示,自己也是屬於不想生小孩的人,但人都會老,一個人難免覺得孤單,養寵物又怕自己先走,沒人可照顧,好奇問大家「不生小孩的人,晚年如何規劃」,貼文引發討論。

46歲岳母將臨盆…討30萬「坐月子」婿傻眼 網警告:當心要養小舅子

「坐月子」是華人的傳統習俗,而現代許多媽媽會選擇產後住月子中心調養。有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毒姑九賤婆媳討論區」上發文抱怨,他表示,岳母懷孕即將臨盆,開口跟他要30萬去月子中心坐月子,讓他覺得很傻眼,想問這樣的要求是否合理?貼文一出,引發網友熱議,紛紛驚呼:「30萬也太誇張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