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自然科普】謝伯讓/影響一整個世代的腦科學啟蒙作家

推薦書:奧立佛.薩克斯(Oliver Sacks)著、羅亞琪譯《初戀和最後的故事》(三民出版)
一九九五年前後,天下文化出版了兩本奧立佛.薩克斯的著作《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The Man Who Mistook His Wife for a Hat)與《火星上的人類學家》(An Anthropologist on Mars)。這兩本書開啟了許多人對於大腦與神經科學的好奇和興趣,而當年剛念大一的我,也是其中之一。
在接下來的數年間,我因為受到薩克斯著作的影響,走上了腦與心靈的研究之路。十年過後,在美國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攻讀心理與腦科學學位的期間,我終於親眼見到了這位當年影響了一整個世代年輕人的腦科學啟蒙作家。
二○○五年,薩克斯受邀擔任達特茅斯學院的蒙哥馬利學者(Montgomery Fellows),在校園北邊的歐坎湖畔住上了一整個秋天。當時他的演講以及和學生們的會後交談,我至今仍印象深刻。他在演說中談到了大腦、學習以及創造力,並舉出各種生物(包括本書中也有提及的,他最愛的頭足類動物)和人類的認知與神經差異。他的演講方式和寫作風格十分類似,只要拉張椅子坐下之後,他就能侃侃而談一整個下午,在精采的故事中夾雜著自己獨到的見解,讓聽眾們如癡如醉地進入心流般的忘神聆聽狀態。
薩克斯私底下的個性,則是令人訝異的沉默與害羞。我自認為在社交上已經頗為內向,但在和薩克斯交談時,我反倒成了比較外向的那一方。他告訴我和其他學生們,他的內向或許是因為患有「臉孔失認症」(prosopagnosia),這是一種無法辨別他人臉孔的知覺缺陷,當年他在《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書中,也曾經描述過這樣的病人。
令人遺憾地,薩克斯離開達特茅斯學院後的隔年,也就是二○○六年,就因為眼葡萄膜黑色素瘤的治療而失去了立體視覺,後來右眼的視力也完全消失,他也將這段經歷記錄在他二○一○年出版的《看得見的盲人》(The Mind’s Eye)中。隨後,他的健康便每況愈下,最終於二○一五年辭世,享年八十二歲。
所幸的是,薩克斯的許多手稿在他過世後仍陸續集結出版,《初戀和最後的故事》也因此得以問世。在閱讀薩克斯的這本「新作」時,我的情緒與記憶宛如又回到初次見到他的歐坎湖畔。一如他過往的諸多精采著作,我在書中再次看到薩克斯流暢的文字、生動的故事、踏實的態度,以及犀利的洞見。書中除了有他孩童與求學時的心路歷程,也有一直深受過往讀者喜愛的各種真實神經學案例。無論你是想初次閱讀薩克斯,或是想要回味「新的」薩克斯,這本書都將帶領你進入神祕的腦神經科學世界,體會生命與人類心智的無限可能。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