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公托私托7月20日解封收一半嬰幼 2優先對象可送托

【文:武美齡】

中央宣布7/12微解封政策後,有關教育、托育機構是否跟著解封的議題也受到熱議,台北市7/12已宣布公私立托嬰機構「0到2歲降載收托」政策,自7/20起有條件開放收托,收托總數不得超過原實際收托數的1/2,且可送托的家庭也有優先規定。

台北市政府表示,中央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自5月中起,發布三級警戒函文給各地方縣市政府表示,托嬰機構「以停托為原則,但可依地方各縣市政府實際情況調整」。社會局局長周榆修進一步說明,考量雙薪家庭工作需求或無其他親屬照顧後援的家長,北市托育機構相關人員於7月6日至8日起已專案接種疫苗,因此自7月20日起,臺北市公私立托嬰機構在三級警戒原則下,啟動「降載收托」,幼童分區照顧、分流接送等原則下提供托育服務。

圖片來源/台北市政府
圖片來源/台北市政府

台北市公托、私托微解封規則

台北市本次宣布的「0到2歲托嬰機構收托原則」,公私立托嬰機構必須符合兩點才能算通過,包括:

1.臺北市托育人員專案疫苗自7月6日至8日間的疫苗接種,接種率達95%。(計算14天產抗體保護力,最快為7月20日可以提供服務。若要配合北市府啟動收托,需機構單位的工作人員皆已接種疫苗。)

2.若機構內部有其他人員或新進人員進出機構,未接種疫苗前,需出示3日內SARS-CoV-2病毒核酸檢測(PCR)結果為陰性之證證明。

台北市公托、私托微解封,送托資格

此外,家長們最關注的送托對象,也就是到底哪些家庭可以送托孩子到托嬰中心呢?

1.第一線警消醫護人員之子女

2.雙薪家長無法安排家庭照顧假或無其他親屬照顧資源者

圖片來源/台北市政府
圖片來源/台北市政府

北市府婦女福利及兒童托育科科長粘羽涵說明,托嬰機構應依據「衛福部托嬰中心因應 COVID-19 感染管制措施指引」落實各項防疫工作。此外,需要採分區、分流及降載方式收托,並且規定機構內部收托總數不得超過原實際收托數的1/2,也就是所謂機構都需「降半數收托」。粘羽涵說,機構內每日維持幼童及工作人員的健康監測且需回報社會局。

周榆修局長也表示,托嬰機構以「降載防疫」為收托原則,上述所提到的提供服務對象,如第一線警消醫護人員之子女,以及雙薪家長無法安排家庭照顧假或無其他親屬照顧資源者,機構啟動服務前都需報執行計畫給社會局核定。

【延伸閱讀】

半夜睡不好、牙齒還不長,是缺鈣嗎?需要補充鈣粉嗎?

幾歲能讓孩子喝養樂多?牙科醫師:太早喝,容易蛀牙

北市 托嬰 疫苗

延伸閱讀

全台影城微解封首日 「柯南」、「當男人」回歸

調查微解封大推旅遊意願 彰化縣休閒農場敬謝不敏

影/健身房微解封首日 民眾一早手刀奔赴練肌避人潮

台東連33天零確診 逢微解封「漂鳥197」活動開辦

相關新聞

命根子遭前妻剪斷 他述「太監」過程 網驚恐:身為男人雞雞縮了一下

有一名網友在論壇Dcard上以「雞雞被剪斷後的生活」為題發文,他表示自己就是多年前雞雞(生殖器)在睡覺中被剪掉,被報上社會新聞版面的男主角。離婚後的這幾年生活還算過的安逸,最近想說應該很少人有類似的經驗,於是想分享一下自己目前的生活,以及如何度過那段生殖器被剪掉的低潮期。

情人節想給女友驚喜「吃三媽」網吐嘈:很快你就恢復單身了

像情人節這樣的特殊節日,選「對」餐廳真的重要,也許平常相處對吃不講究,但特殊節日千萬不可隨便。日前有一名網友發文,表示情人節原本要給女友驚喜,帶她去吃三媽臭臭鍋慶祝,因女友突然要加班而沒成功,結果引來眾人吐嘈。

萬念俱灰…工作15年遭資遣、5年感情也告吹 網勸好處想「省情人節禮物」

男女擇偶條件大不同,你對另一半的條件有哪些要求呢?日前有一名網友發文,哭訴在一起五年的感情,敵不過現實的考驗,表示自己在失業的第七天,也就是情人節的當天被對方拋棄了,令他心痛到心灰意冷萬念俱灰,引來網友同情安慰。

黃金戒指失蹤 男友送她的情人節禮物戴一天就弄丟

今天是西洋情人節,不少情侶都會送對方情人節禮物。日前有一名女生發文表示,弄丟了男友剛送的情人節禮物,不知該怎麼辦?熱心網友紛紛提建議。

好友遭嗆「月薪低於10萬男生都是廢物」 他揭不為人知內幕

「金錢價值觀」在愛情、婚姻裡可說是相當重要的一環,若金錢觀不合很難走得長遠。日前有一名網友發文表示,有一位好兄弟在元宵節那天被女友提分手,原因是被嫌收入7萬太少,還遭女友嗆「月薪低於10萬的男生都是廢物」,引發網友熱議。

過年狂被「催生」 人妻神回1句親戚秒閉嘴:拖老公下水就對了

過年返鄉最怕被親友問東問西,除了感情工作學業,有時還會被長輩催婚或催生,常使氣氛尷尬又不知道如何回話。一名人妻PO文分享一系列回覆親戚問題的話術,同時透露一個秘笈「凡事都把老公拖下水就對了」,讓不少網友看完直呼「好讚好愛」。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