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寧當旅蛙也不回家?盤點6大理由 這點最令人揪心

轉眼農曆新年又到來,今年…你回家過年嗎?
農曆春節是華人最盛大、最熱鬧的傳統節日,團圓是春節首要主題,多數人從各地趕回家鄉過年、見見久違的家人,但仍有些人對過年避之惟恐不及,一點也不覺得開心,到底什麼原因讓人寧當旅蛙,也不想回家呢?
搶不到票 舟車勞頓
年節交通車票一票難求,搶票成了異鄉遊子的週期夢魘。海島台灣幅員雖不算大,但一到每年的三大節日,半夜得熬夜盯著雙鐵、客運的網站、app狂按猛點。
幸運搶到票了,屆時仍得提著大包小包的行李奔波,搭客運的又怕國道塞爆,搞得身心俱疲,返鄉的喜悅心情都沒了。這種時刻,讓人真想擁有哆啦A夢的任意門,門一開,家就到了,多幸福啊!
親友催婚 嘮叼煩人
對於逢適婚年齡的未婚男女來說,回家過年最怕被家人催婚。自己父母唸一唸就算了,最可怕的是,街坊鄰居、各方親戚也加入,「有沒有對象啊?」、「再老就嫁不出去啦?」、「那個誰誰誰都生了幾個了」、「什麼時候讓你爸媽抱孫啊?」…。此刻,基於禮貌只能客氣回應,但心裡早已不知翻騰幾回,真想問「是住海邊嗎?管那麼多!」
前途錢途 壓力山大
過年回家,錢事是避不了的課題,工作薪水當然也是受關注的重點之一。返鄉免不了會見見親朋好友,多少都會被問「在哪高就啊?」、「薪水如何?年終多少?」,即便還沒工作的學生,也難免被問「成績好不好啊? 」、「想讀哪間學校?」,這類自以為是好意關心的言語,都讓人感受到不小的壓力。
另外,過年返鄉紅包、孝親費省不了,之前人力銀行曾做過調查,一般上班族春節紅包支出平均約需花費15,000元,以平均薪資4萬元來計,占了3成6,負擔不算小,而對於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世代而言,紅包加上孝親費,壓力更大了。
工作需要 賺節慶財
對照過年不想回家的人,有些人基於工作需要,反倒是想回家卻無法回家。
許多單位春節必須有值守人員,例如警察執行春節勤務、醫院留守的醫護、媒體業排假輪值,常常無法在除夕團圓夜趕回家。
另外有些公司行號春節值班會給予較高的工資,也有許多人自動願意加班或是短期兼差,搶賺一波年終財。根據人力銀行的調查,約有7成8的上班族,計畫趁著節慶旺季兼差,多存一些年終獎金,其中以民生/服務業的從業人員意願最高。
難得長假 出國放飛
最長連假的國定假日,就是春節假期。辛勤工作一整年,難得的長假,許多人會計劃出國遊玩,一來舒緩身心壓力,二來又避免面對不想見到的親戚、友人,出國是個很好用的理由。
只是目前在全球飽受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已經被禁足一年的國人,今年春節想要出國度假的願望,恐怕仍是要落空了。
親人不在 心無歸處
春節返鄉最大目的是與家人團圓、探訪親友。有人說「父母在哪,哪就是家」,選擇春節不回家的人,或許因為雙親已不在,心已無歸處,這點最令人揪心難過;或是因家庭關係緊張而「恐歸」。總之,回家不需要理由,不想回家可以有千萬個原因,只能說家家有本經,三言兩語說不清。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