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血緣的孫子助枉死的阿公 成就艋舺慈惠醫院祖厝復興

艋舺慈惠醫院成歷史建築,是靠孫輩王培仲推動。但王培仲與在神靖丸事件罹難的院長王式玉其實並無血緣關係,王培仲說,阿公生前只與阿嬤生一個女兒,阿嬤擔憂王家無後,才領養鄰居的男嬰,也就是他的爸爸;結果最後慈惠醫院是在王式玉這位從未見過的孫輩手上復興。
王培仲說,他爸爸是在阿公罹難後一年出生,因此也從未見過阿公,家裡或許因為當年政治氛圍,也都很少談或深究阿公罹難狀況。直到他近年訪談九旬的姑姑,姑姑才透露當年神靖丸號上的軍醫都是20歲出頭,只有阿公已43歲,又是獨子、有孩子、父母年老,在遭徵集者可說唯一。
王培仲表示,像阿公的同輩醫師朋友就沒被徵召,因此也傳出阿公是遭陷害,理由可能是阿公有回拒絕他人拉保險,造成被列名單。只是大家當時雖建議阿公去申訴免服役,阿公卻說戰爭一直打,早去晚去都得去,之後再回來就好。可嘆從此再也未歸。
「姑姑說,當時她朋友的父母都活到年老,唯獨她爸爸因戰事英年早逝。」王培仲表示,但姑姑在得知父親身故時,並未悲傷流淚,因為在當時氛圍下,會覺得爸爸是為日本天皇光榮犧牲。
王培仲的阿嬤在丈夫罹難後也堅強撫養三子女,其中兩位是領養。王培仲說,阿嬤因爸爸黃淵源曾任新莊街長,出身世家,在他記憶中一直很活躍、氣勢強,像位大姊大,和日治時台籍女子能念的最高學府「台北第三高女」同學固定有姊妹會,好友包括曾任台灣松下電器董事長的「國際牌阿嬤」洪游勉。
他說,阿嬤雖也於20多年前過世,但這回他立願重振祖厝,都一直能感受阿公阿嬤庇佑。比如每次他開車來萬華進行祖厝的事,由於附近車位不好找,都會在心裡默念請阿公阿嬤幫忙,「結果車位都馬上出現」。
這趟祖厝復興之旅,也更凝聚家族成員的心。王培仲說,他開始找相關資料後,發現原來在被稱為「台灣的靖國神社」的新竹北埔濟化宮內,也有阿公的牌位,是全家族過去所不知。家族近年就都會定期去拜阿公,大家都很感動。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