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北市中山商圈20米斑馬線超浮誇 「車卡上面」...行人、車輛都地獄

衝擊現有血液供應? 國軍擬自建血庫 捐血中心失最大後盾

邁入超高齡社會!樂活旅客重視4件事 逾5成選綠色行程

藍皮解憂號觀光列車欣賞南迴線最美海景。圖/雄獅旅遊提供
藍皮解憂號觀光列車欣賞南迴線最美海景。圖/雄獅旅遊提供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台灣下個月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樂活旅遊將以多元模式發展,根據雄獅旅遊最新的樂活旅遊調查指出,旅客出遊首重住宿品質優良,其次依序為CP值高、餐食美味、行程豐富;另也發現逾5成旅客優先選擇綠色旅遊行程,顯示旅遊體驗趨勢朝ESG永續發展、多日遊程、深度體驗等方向發展。

雄獅旅遊與台灣樂活永續協會攜手合作,今舉辦「2025樂活旅遊趨勢暨產品發表會」分享樂活旅遊關鍵數據、未來趨勢,及推出以健康、渡假、學習與友伴為主軸的創新特色行程。

台灣樂活永續協會理事長、雄獅旅遊董事總經理黃信川表示,雄獅推出的大人囝仔遊程,迄今超過15萬人參與,顯示市場對樂活旅遊的高度需求與發展潛力;企業在規畫員工旅行或活動時,也愈來愈注重選擇友善環境、負責任的旅行方式。

黃信川說,協會將2025年定義為「樂活旅遊年」,推廣結合綠色概念的樂活旅遊新玩法,透過集結上百位會員力量,共同規畫低碳慢活的遊程,實踐綠色永續理念,盼透過此次推廣,引領樂活旅遊的新風潮。

根據2025樂活旅遊調查顯示,旅客出遊首重住宿品質優良,其次依序為CP值高、餐食美味、行程豐富;消費者最喜歡參與的體驗活動,第一名為品嚐當地美食,體驗當地文化和放鬆休閒各居第2、3名;2024年旅客最愛的目的地,以花東、中部及南部為最熱門選擇。

在消費者期待的旅遊型態方面,2日以上旅遊天數比率較2018年大幅成長9成,顯示旅遊類型逐步轉變;隨著環保意識抬升,逾5成旅客優先選擇綠色旅遊行程。整體調查發現,旅遊體驗趨勢將朝向ESG永續發展、多日遊程、深度體驗、精緻餐宿等方向發展。

雄獅旅遊表示,目前除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方向推出創新樂活旅遊行程,包含以高山農場、森林步道或品嚐產地餐桌為主題的「為健康旅行」、入住高品質飯店的「為度假旅行」、以手作及學習在地生活文化的「為學習旅行」、與好友共同參與的「為友伴旅行」等旅行主題外,也籌備依照大人囝仔規格打造的國外版行程,預計12月底正式啟售。

2025樂活旅遊趨勢暨產品發表會。圖/雄獅旅遊提供
2025樂活旅遊趨勢暨產品發表會。圖/雄獅旅遊提供
阿里山栩悅號列車,沿途從低海拔向上欣賞阿里山森林鐵路。圖/雄獅旅遊提供
阿里山栩悅號列車,沿途從低海拔向上欣賞阿里山森林鐵路。圖/雄獅旅遊提供
2024年旅客最愛的目的地,以花東、中部及南部為最熱門選擇。圖/雄獅旅遊提供
2024年旅客最愛的目的地,以花東、中部及南部為最熱門選擇。圖/雄獅旅遊提供
隨著環保意識抬升,逾5成旅客優先選擇綠色旅遊行程。圖/雄獅旅遊提供
隨著環保意識抬升,逾5成旅客優先選擇綠色旅遊行程。圖/雄獅旅遊提供

永續 行程

延伸閱讀

精算碳排好難?政大會計系講座教授吳安妮四方案解痛點

台灣人壽迎向機智未來 打造樂齡康養生態圈

債券ETF規模創新高

迎接高齡浪潮 台英創新與樂齡論壇聚焦健康老化對策

相關新聞

蛤蜊直接冰冰箱小心死光光!名廚曝保存方式:加1物更鮮美

買回來的新鮮蛤蜊總是吐沙吐不乾淨?擁有20多年廚藝經驗、精通台閩粵菜的台灣最年輕國宴主廚阿慶師在臉書粉絲社團曝光獨門「保鮮秘訣」。吃海鮮最講究的即是新鮮,阿慶師特別發佈影片指出,一般人直接放進冰箱的保存方式都是錯誤的,只要依照他提供的撇步保存,保證三週蛤蜊依舊鮮美!

史上最強燒肉祭!可口可樂X17間名店 周末花博吃肉去

「燒肉」是時下年輕人最喜愛的美食之一,可口可樂為此特別推出「暢快吃肉、有Coke更嗨!」系列活動,包括邀請人氣Youtu...

周年慶刷百萬15萬Sony電視隔天就壞 消費者控售後不理

新竹簡先生去年在某百貨公司周年慶時,至專櫃購買近百萬家電,其中一台近15萬元的電視,安裝後隔天螢幕竟出現彩虹條紋。簡先生...

獨/才開幕1年!基隆唯一「雙月食品社」低調熄燈

以養生雞湯著稱的「雙月食品社」,在2024年2月進駐基隆港好食城,乃是基隆首間分店。但才經過短短一年的時間,基隆店已於3...

獨/台北72年「鄭記豬腳飯」驚傳熄燈!黑金豬腳成絕響

想吃得快!台北老字號的人氣豬腳飯「鄭記豬腳飯」近期傳出即將歇業的消息,立刻引起粉絲的熱烈討論。據了解,鄭記豬腳飯預計在4...

「50 Best Discovery」公布全球最新榜單 台北A餐廳、Zea入列

由「50 Best」所創建的數位指南「50 Best Discovery」公布最新榜單,全球共有240 多家餐廳、100...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