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勞動部人員疑遭職場霸凌亡…同事曾陳情 內容曝長官「把自己當皇帝」

柯文哲捲京華城案涉貪收賄遭裁准延押 柯律師團:不抗告

柯文哲未來由「重金庭」審理 法官查金流功力深、裁判品質高

日本宣布商業捕鯨新增60頭長須鯨 民團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前抗議

民間團體共同要求日本政府,立即撤回商業獵捕長須鯨之決議、盡速終止所有捕鯨的許可,輔導捕鯨業者永續轉型,也邀請全球民眾共同響應國外平台所發起「阻止日本獵捕長須鯨」連署,目前響應人數已突破5萬人。記者李柏澔╱攝影
民間團體共同要求日本政府,立即撤回商業獵捕長須鯨之決議、盡速終止所有捕鯨的許可,輔導捕鯨業者永續轉型,也邀請全球民眾共同響應國外平台所發起「阻止日本獵捕長須鯨」連署,目前響應人數已突破5萬人。記者李柏澔╱攝影

日本水產廳於6月11日的水產政策審議會,宣布本年度商業捕鯨額度新增60頭長須鯨,長須鯨屬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易危物種,也是現存僅次於藍鯨的第二大動物。由於今天7月1日是日本政府開放商業獵捕長須鯨的首日,民間團體今天上午聚集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前高舉布條抗議,呼籲日本政府盡速停止所有捕鯨行動,也要求我外交部透過外交手段予以譴責。

今年5月日本水產廳提出草案,將長須鯨納入商業捕鯨名單,並宣稱「傳承日本傳統飲食文化」、「鯨魚是重要的食物資源,應該以科學為基礎進行永續利用」、「認為北太平洋有足夠的長須鯨族群且捕撈限額將透過由IWC認證的方法計算,且捕撈區域僅限日本領海和專屬經濟區(EEZ)」等理由,持續支持日本國內極其小眾的捕鯨業,今天7月1日則是日本政府開放商業獵捕長須鯨的第一天。

鯨豚退休會創辦人蔡偉立表示,動物福利狀態最惡劣的就是捕鯨,今天開始全世界第二大的動物長須鯨在日本海域就可能被捕殺,上次捕殺長須鯨是在2022年冰島的紀錄,其中超過40%要補上第2槍、第3槍、甚至第4次砲擊才死亡,最久的甚至掙扎了2小時才死,是非常殘忍的事。

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執行長林憶珊表示,根據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調查,將近9成日本民眾未曾購買過鯨肉,而日本政府農林水產省則統計,日本鯨肉的消費量從1960年代高峰期的23萬噸大幅下跌,現今日本人均每日鯨肉消費量僅為0.1克,在市場需求極小的情況下,日本政府所允許獵捕的小鬚鯨、布氏鯨和塞鯨,已在2022年捕270隻、2023年捕294隻,卻還要增獵長須鯨,完全沒有必要性。

關懷生命協會副執行長周瑾珊指出,1905至1976年間,南半球有72萬5千隻長須鯨因商業捕鯨喪命,目前IUCN公布的全球長須鯨族群量僅10萬隻,屬於易危物種,而長須鯨要3至4年才生一隻寶寶,平均一個世代為25年,復育時程相當緩慢,日本要在經濟海域每年捕捉60隻的長須鯨,恐對其族群造成嚴重影響。

海洋公民基金會政策研究員潘翰聲指出,「鯨落」是自然為本的碳封存,而人類工業化的捕鯨中斷數萬年來的生物圈碳循環,加速第6次的生物大滅絕,日本政府無理地擴大商業捕鯨的決策,違背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和《生物多樣性公約》的普世價值,我外交部應該對日本政府表達嚴正關切與抗議,也呼籲日本政府別再以歷史傳統文化為由掩護極少數人的巨大商業利益,停止增列商業捕獵長須鯨的計劃。

外交部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

延伸閱讀

桂綸鎂為神木之森獻聲 勾起阿里山鐵路之旅回憶

樂迦取得日本京都大學 iPSC 專利授權 打開行銷全球大門

林襄日本寫真集封面曝光 鏤空透視內衣入鏡「小花遮美乳」

因保護日本母子身亡 蘇州女導護家屬聲明婉拒捐款:盼儘早回歸平靜

相關新聞

新北今年已有32件寵物蛇脫逃 動保處開課傳授養蛇攻略

現代越來越多人飼養爬蟲類動物,新北動保處說,截至今年9月已發生32起寵物蛇走失案件,為提高飼主飼養知識,從10月辦5場特...

全球僅存金門大鱗梅氏鯿 學者:這情況恐從地球消失

兩岸通水後引入大陸原水,大陸的鯉科之外來魚種「紅鰭鮊」隨著大陸原水進入金門的水域,再次加重威脅金門原生物種「大鱗梅氏鯿」...

兩岸通水 爆外來種魚類入侵危機

金門降雨不均屢有枯旱之急,自二○一八年起向大陸買水,每天引入二萬噸原水。兩岸通水雖解決金門棘手的水荒,卻衍生外來種入侵危...

上海小貓熊來台就差臨門一腳 北市動物園曝「關鍵」

台北市立動物園小貓熊待更新血緣,去年台北市長蔣萬安上海雙城論壇,有向上海市長龔正表示要與上海動物園血緣交換,經過一年努力...

明年8月起養貓要寵物登記 違者可罰1.5萬

愈來愈多國人飼養貓咪,甘願成為「貓奴」,根據農業部調查,推估一一二年全國家貓數逾一三一萬隻,農業部近日預告「指定犬為應辦...

比貓熊還珍貴 重慶動物園「亞洲金貓」死亡

據重慶日報旗下新媒體《上游新聞》指出,重慶動物園的明星動物之一亞洲金貓「阿宅」已於日前死亡,具體原因尚在調查中。亞洲金貓...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