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焦慮常常拔頭髮?醫師提醒保護頭皮 小心發炎變禿頭

面對生活中的焦慮,有許多人喜歡玩頭髮,甚至拉扯、拔頭髮,醫師提醒可能是拔毛症的徵狀,皮膚科醫師黃毓雅指出,拔毛症是無法克制自己想要拉扯毛髮,跟心理壓力有關,透過拔頭髮行為,會產生心理正向的舒適感。而專家也提醒,如果習慣拉扯或拔頭髮,甚至愛玩頭髮,都要特別注意頭皮的清潔與保養。
醫師表示,拔毛症容易發生在孩童與青年族群,女生發生機率是男生的10倍,且該行為會容易傷害皮膚,還會讓頭髮長短不一,新生髮及落髮同時併存,通常會在頭頂或手容易碰觸的地方。
常常拔頭髮,可能會導致暫時性掉髮,毛能如果過度損傷,會產生斑痕化、囊萎縮消失,甚至會長不出頭髮,變成禿頭,甚至可能會導致毛囊炎發生,若是細菌入侵,甚至可能有細菌性毛囊炎或繼發性的蜂窩性組織炎等。
醫師建議,如果有相關症狀,要注意使用幫助抗氧化、減少頭皮發炎的洗髮精,平時養成維持適量運動的好習慣、生活作息規律、補充維生素D、攝取幫助抗氧化的蔬食莓果等,若是過度嚴重,要去看醫生。
頭皮養護專家AROMASE也提醒日常頭皮要養護,5α捷利爾頭皮淨化液可以均勻滲透浸潤每一吋髮肌,不用加水就能起泡,包覆頑劣固態油脂,如果頭皮容易出油,可以使用草本強健養髮精華液,幫助調理頭皮油脂,提升頭皮防護力及強健髮根。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