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中年輕人買房選哪裡? 「這一里」30至39歲十年暴增7倍

亞運舉重/一來就破郭婞淳世界紀錄奪金 北韓20歲小將背景根本白紙一張

屏東明揚大火釀10死 隔11日竟餘火復燃!消防隊急趨車滅火

台灣第一場政治秀 日天皇首次訪台影像曝光 台菜初登場

1923年4月25日,日本裕仁皇太子於台灣總督官邸(今之台北賓館)觀賞台灣詩意閣(藝閣)展演。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1923年4月25日,日本裕仁皇太子於台灣總督官邸(今之台北賓館)觀賞台灣詩意閣(藝閣)展演。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1923年4月16日,日本攝政宮裕仁皇太子(日後的裕仁天皇)抵台參訪,行程由北而南,且跨海至澎湖後、再轉回台北,於各地參訪共計12天,日本稱之為「台灣行啟」。這是百年前轟動全台的大事,亦是日本皇室成員代表天皇視察殖民地的首例。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首度公開典藏的百年照相簿「行啟紀念寫真帖」,以線上攝影展曝光這場百年前的政治大秀。

日本治理時期的第八任台灣總督田健治郎,於1919年上任,為了展示日本治臺的建設成果及台灣獨特文化風土,總督田健治郎極力邀請當時的裕仁皇太子造訪台灣。為了強化宣傳治理台灣政績的目的,在裕仁皇太子抵訪各處時,皆安排攝影師隨團拍攝,以影像詳細紀錄下這段過程。「台灣行啟」以不同照片製作與印刷流通方式,留下眾多版本的寫真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典藏的「行啟紀念寫真帖」,成為研究彼時台灣殖民地政經關係的重要影像史料。

「行啟紀念寫真帖」集結裕仁皇太子的訪台行程影像,除了正式的儀典外,亦安排參訪台灣重要的樟腦、蔗糖產業製造過程,以及觀賞划龍舟、藝閣展演等,當然也不會缺少宣揚日本文化傳統的神社參拜及相撲表演活動等。寫真帖中也出現了皇太子所到之處,萬人空巷、民眾爭相目睹的景況照片。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邀請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所長鍾淑敏,以館藏的裕仁皇太子行啟相關影像資料中,選件規劃線上展覽:「二十世紀台灣第一場政治秀:1923年日本攝政宮裕仁皇太子『台灣行啟』影像展」,內容包含「政治軍事」、「經濟社會」、「臺灣特殊人文」、「教育」與「文化思想」等五個系列。

裕仁天皇這場政治大秀,在台灣史上還有另一個重要意義—奠定台菜的形制與地位。1923年4月24日,裕仁皇太子下榻總督官邸。總督設午宴招待,宴席由江山樓負責。當時「台灣日日新報」以「御宴與台灣料理江山樓之光榮」大幅報導,並把當日菜單13道料理刊載報上。

這場天皇御宴共13道菜:雪白官燕、金錢火雞、水晶鴿蛋、紅燒火翅、八寶焗蟳、雪白木耳、半點炸春餅、紅燒水魚、海參竹茹、如意鱧魚、火腿冬瓜、八寶飯、杏仁茶。這13道菜以一乾一湯的先後順序上菜,第7道菜是點心。經過這一場豪華盛宴,台灣料理形制已然完備。完整的台灣料理一共13道菜,上菜順序是一乾一湯,第7道中場休息是鹹點,最後一道是甜湯或水果。日後台灣典型的「辦桌」,多半遵守12或13道菜的節奏與順序。而當年這套銀製餐具僅用過一次便成為「行啟紀念物」,輾轉移交台博館珍藏至今。

不過,此展並未能有「24日在台北的台灣料理晚餐」的適當照片,策展人表示,這是本展的小小遺憾。

●「台灣行啟」線上展覽網址:https://bit.ly/3JLXE4O

一百年前日本裕仁天皇的一場「御宴」,奠定正統「台灣料理」的形制與地位。這場天皇御宴使用的銀製餐具由台博館收藏。記者陳宛茜/攝影
一百年前日本裕仁天皇的一場「御宴」,奠定正統「台灣料理」的形制與地位。這場天皇御宴使用的銀製餐具由台博館收藏。記者陳宛茜/攝影
1923年4月裕仁天皇首度來台御宴菜單,總共有13道菜。記者陳宛茜/攝影
1923年4月裕仁天皇首度來台御宴菜單,總共有13道菜。記者陳宛茜/攝影
1923年4月26日下午1時,日本裕仁皇太子座車車隊經總督府(今總統府)廳舍前向南行進。 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1923年4月26日下午1時,日本裕仁皇太子座車車隊經總督府(今總統府)廳舍前向南行進。 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推出「二十世紀台灣第一場政治秀:1923年日本攝政宮裕仁皇太子『台灣行啟』影像展」線上開展。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推出「二十世紀台灣第一場政治秀:1923年日本攝政宮裕仁皇太子『台灣行啟』影像展」線上開展。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日本皇室

延伸閱讀

台中市活動搶先報

喚醒那些年一起度過的青春 高雄把候車亭變懷舊教室

那些年共度的青春! 高市文化中心候車亭打造成懷舊教室

台菜專家「水餃是水晶餃 肉圓是包子」呼籲把撞名還給傳統小吃

相關新聞

市區道路這麼多 為何還會塞車?1989年《天下雜誌》已有解答

近年來關於都市主義(Urbanism)的討論,源自歐洲的「人本復興」概念當紅;反觀台灣長期缺乏公共空間對話,深陷「汽車本位」意識形態泥沼,行人意識初萌芽。身處轉型風口浪尖的台灣城市,應該如何擁有「人本城市」再生的可能性?

所有權纏訟10年落幕 美法院判決兩蔣日記歸我國史館

故總統蔣介石與蔣經國私人日記在內的十五箱文件,存放在美國史丹福大學近十八年,中華民國政府、蔣家後人與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

環保署涉Metoo!傳內定張子敬環境部長 立委、環團怒吼

環保署預估8月22日升格為環境部,但人事尚未公布,立委陳椒華與環團今召開記者會指出,超過75個公民團體連署要求環保署長張...

暗指中國大陸?日再生相:用貿易施壓的國家難進CPTPP

英國獲准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 (CPTPP)以後,中國大陸或台灣,是否成為下一個加盟經濟體受關注。日媒報導,日本...

性別平等還要131年!冰島連14年「性別最平等」 台灣該排第幾?

「世界經濟論壇」(WEF)6月21日發布《2023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Global Gender Gap Report 2023)。該報告中的「性別平等指數」,是根據女性的經濟參與和機會、教育程度、健康狀況、政治賦能等四方面,來衡量各國性別平等水準。指數越接近1,該國性平水準越高。

史上第一遭!環評委員逕自變更程序議程改線上 爆衝突

環保署今天召開「協和發電廠更新改建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初稿(四接)」專案小組第5次初審會議延續會議,基隆市長謝國樑首度...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