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傳藝應景中元普渡 邀專家解密台灣鬼

農曆7月到來,宜蘭傳藝園區應景推出「傳藝中元勁靠普」影片,邀請台中教育大學台語系主任林茂賢,以詼諧方式講解中元節小常識,還分享台灣鬼「阿飄」的特殊造型。他說,中元普渡的精神是悲天憫人,對曾為台灣土地奉獻生命的先民要心存感恩,才是中元普渡的現代意義。
影片中,林茂賢以唸歌開場,提到每年夏天最多人參加的是7月中元普渡。他說,許多地區都有鬼傳說,民眾對於鬼的想像也不同,像是台灣鬼的造型,披頭散髮、臉色蒼白,還身穿白色套裝的白衣,「台灣的鬼都有穿制服」。
林茂賢說,台灣鬼離地面3吋,走路是用飄的,所以叫阿飄;出場也有SOP,先是烏雲蔽月、陰風慘慘、電壓不穩,再來是狗吹狗螺。他話鋒一轉,「鬼是以前的人,人是未來的鬼」,只要心存善念,鬼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人。
中元普渡常見的祭品,林茂賢說明會有三牲四果,包含3種牲禮的魚、豬肉、雞,最特別的是代表山珍的薑、海味的鹽,意味山珍海味都已到位,不能忘的是空心菜的蕹菜湯,意即無心留客,請老大公、好兄弟吃飽快離開別逗留。
林茂賢說,只要對鬼神存有敬意,中元普渡的祭品要拜什麼都可以,因為這是人的心意,「俗話說,平日不做虧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門。」
不只影片介紹中元節,宜蘭傳藝園區將於8月22日舉辦年度盛大的普渡祭祀,現場會有用紙糊12尺高、管理鬼魂的大士爺鎮守,以及綿延文昌街百公尺長的祭品擺桌,要讓民眾一睹台灣最傳統的街普文化。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