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EL 1932頂級珠寶 女性開創新時代

1932年11月7日,一系列高級珠寶的誕生,顛覆了傳統珠寶商的舊習,也開創了這個大蕭條年代後的嶄新局面。
在巴黎聖奧諾雷市郊路(rue du Faubourg Saint-Honoré)29號的私人豪宅中,嘉柏麗香奈兒(Gabrielle Chanel)發表她所創作的「Bijoux de Diamants」鑽石珠寶系列。那一年,法國熱爵士俱樂部(Hot Club de France)以爵士樂熱情搖擺的節奏席捲世界各地;遠洋郵輪諾曼第號(SS Normandie)在20萬人的眼前由羅亞爾河正式啟航;菲利普.戈貝爾(Philippe Gaubert)指揮的「奧倫特花園」(Un Jardin sur l'Oronte)在巴黎歌劇院的鍍金灰泥建築中正式登場。全世界似乎從1929年華爾街股災以來的全球經濟黑暗中,一步步的甦醒過來。
「忘卻危機最好的方法,就是讓雙眼盡情欣賞美好的新事物,我們品牌工匠與女性從未停止揭露驚喜。」她這樣相信著。在由男性珠寶設計師主導的傳統珠寶界中,「嘉柏麗香奈兒受鑽石公司(Diamond Corporation Ltd.)委託設計出Bijoux de Diamants鑽石珠寶系列,這是她第一也是唯一的頂級珠寶創作。」香奈兒全球高級珠寶暨腕表行銷與傳媒總監Marianne Etchebarne受訪時解釋,「那個時代的鑽石銷售量受到1929年經濟大蕭條的嚴重衝擊,因此鑽石業者將希望託付給當時已享譽盛名的香奈兒女士,期待她的創意天賦能為市場注入活水。」
在90年後的今日,香奈兒珠寶創意工作室創作出以當年為名的「1932」的全新頂級珠寶系列,以嶄新的視角回溯歷史,勾勒出香奈兒女士璀璨的小宇宙。
大膽創新女性視角
「對嘉柏麗香奈兒而言,珠寶應該是一種創意,而非用來襯托購買珠寶的男性的地位。」90年後,回首原創的Bijoux de Diamants鑽石珠寶系列,更顯出這系列珠寶從創作到發表全方位的創新與大膽,Etchebarne說,「她將專屬於她的私密符碼—日月星辰與時裝搭配,打造史上第一個圍繞核心主題的頂級珠寶系列。而另一項大膽突破,則是在自家寓所連續15天展出全新珠寶系列創作,當時沒有任何珠寶商如此操作。」
嘉柏麗香奈兒將自己在時裝領域的成功經驗運用到珠寶上,「她將珠寶穿戴於栩栩如生的蠟像模特兒身上,並搭配妝容與帽飾,凸顯出珠寶作品實際戴上的樣貌及隨身體律動的感覺,讓女性看見後就能想像出自己配戴這些單品的形象。」Etchebarne表示,「該系列的另一個特色,就是展現女性與珠寶之間的親密關係。和服裝一樣,戒指和項鍊也是直接穿戴在肌膚上的,因此香奈兒女士創作時特別謹慎,選擇柔軟可彎曲且大多開放式的結構,提供兼具舒適感且能隨心變化的造型。」
身為時尚產業的當代女性,Etchebarne認為:「可轉換式設計、開放式結構、輕盈服貼」這三大要素至今仍是香奈兒在珠寶創作時最重視的創意價值,這三大要素也貫穿了1932系列高級珠寶的設計。
勾勒全新天空星圖
在品牌推出第一個頂級珠寶系列90年後,香奈兒珠寶創意工作室再次從鑽石珠寶系列的前衛概念中汲取靈感,創作出全新故事篇章。以鉑金及黃金鑲嵌白鑽與黃鑽的原創系列約有50件作品,其中約有22件運用許多彗星、月亮與太陽等天文意象。全新的1932系列,重新演繹並聚焦於彗星、月亮與太陽等三大符碼,猶如專為當代女性勾勒的全新天空星圖,81件創作中有15件採用可轉換式設計,每位女性都可決定自己喜歡的穿戴方式。
「前衛大膽的Comète項鍊蘊含了當今香奈兒高級珠寶的精髓:從彗星延伸出環繞於頸項的開放式項鍊,開口處順著胸口流瀉而下、捨棄扣環的設計將女性從項鍊的束縛中解放出來。」Etchebarne說到這原創系列中的重要代表作:彗星。香奈兒女士兒時生長的奧巴辛(Aubazine)修道院,為日後的創作提供了各種豐富的想像,例如,古典花園、窗花、灰白配色,及鋪鑲著太陽、弦月與五芒星圖騰馬賽克磁磚長廊。
串起星辰璀璨閃耀
也因此,率先曝光的Allure Céleste項鍊匯聚日月彗星,猶如在無垠的天空中串起每顆星辰,也濃縮了1932系列的精華:光影探索光線的核心意涵、線條捕捉從繁星散發出的奪目光芒:一彎弦月勾著55.55克拉深邃如夜的橢圓形切割藍寶石,一顆重約8.05克拉Type IIa DFL的梨形切割鑽石,綻放如日閃耀無與倫比的華麗燦光。環形光暈可拆下作為胸針配戴,而中間一排鑽石亦能纏繞成手鍊,或縮短項鍊長度,豐富的配戴方式向1932年香奈兒女士推出的創作致敬,「我要以群星裝扮女人。」她曾如此說道。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