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改變就等著被淘汰!後疫時代時尚品牌轉型挑戰新藍海

從2020年年初開始,沒有人預料的到,一場比SARS擴散更快、奪去更多人性命的新冠肺炎,會在一年之後,仍是全球揮之不去的大規模傳染病。因此,消費力道趨於保守,人們將採買重點放在民生必須品上,導致以流行為賣點的品牌,銷售紛紛重挫。本土市場亦無法倖免,今年五月中旬開始的疫情三級警戒,更是雪上加霜,但部分時尚品牌不坐以待斃,反而選擇轉型,挑戰不同行銷模式求生,因為不改變就只能等著被淘汰。
是時尚品牌也是選品店的plain-me跳脫原本舒適圈,不再只是傳統定義上的服裝品牌,而是身兼通路、企劃角色,導入台灣更多有故事與特色品牌,共同合作。經營者之一的Tim就表示,「plain-me今年6月差點倒閉,所以想說遇到困境,不想要再用過去的方式來解決了」。因此在二度與mouggan跨界合作的同時,也宣告未來plain-me有三大目標,其一是以通路角色,讓KINTO、林百貨等品牌進駐;其二是針對outlet通路、電商平台開發出不同屬性商品。最後,Tim提到在疫情期間,他觀察到消費者對於香氛、植栽、居家清潔和家飾品的需求大增,因此將上述品項納入銷售範疇,還會開發出專屬系列,讓plain-me轉變成全生活風格品牌。
無獨有偶,創立滿15年的鞋履品牌林果良品ORINGO,也在今年疫情最嚴峻的時刻,當月營業額直接呈現跳水式崩跌。如此巨變,也讓品牌創辦人曾信儒選擇放慢腳步,思考因應衝擊的方式。他選擇顛覆鞋店思維,重新塑造林果良品定位,在期間限定的「改變皮鞋店」裡,讓消費者感受到本土製鞋文化,凸顯銷售人員與顧客之間的故事,經典鞋履背後意義,表達林果良品不只是一間鞋店的理念。同時,還回顧鞋履歷史,復刻了半世紀前就問世的便士樂福鞋,象徵跨越時代的改變。
常自嘲「不務正業」的台灣時尚品牌織本主義WEAVISM過去就曾推出過像是肥皂、 冰滴咖啡等跨界商品。近期,更聯手概念餐飲品牌走味大稻埕開啟「東區食驗式」,有別於常見咖啡加上服裝公式,嘗試從客製出發,提倡混搭的飲品或是服裝都不應該被簡單地定義,尊重每個碰撞火花。藉由體驗設計,將選擇自主權交還給消費者,並在現場「客製實驗」一杯最新鮮的飲品。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