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外送事故3年減八成 工會:教育替代汰除是關鍵

外送平台盛行下,外送員安全備受關注。新北市統計,外送員交通事故從111年的791件降至113年的109件,三年內減幅逾八成,死亡人數從7人降為0人。全國外送產業工會指出,教育取代淘汰的策略是關鍵,而專家學者也提醒應持續觀察後續變化,精準輔導高風險族群,才能長期穩定下降。
根據新北市交通局資料,113年外送員事故共109件、受傷151人,雖無死亡案例,但肇因仍以「未依規定讓車」、「未保持安全距離」為主。對比111年,事故件數為791件、傷亡達632人,死亡更達7人,兩年內事故量銳減超過八成。
全國外送產業工會發言人蘇柏豪表示,外送事故高峰時期,工會即與交通部合作推動交通安全指引,針對騎乘技術不穩定的外送員,要求接受防衛駕駛訓練課程。當時交通部傾向對多次違規的外送員直接解約,但在工會及立委高嘉瑜協調下,轉而採用教育方式代替淘汰,以避免形成「新人也會出事、老手卻被刷掉」的惡性循環。
蘇柏豪坦言,多數外送員未經正規駕訓,僅靠筆試與路考考照上路,騎車經驗有限,防衛駕駛觀念往往要在「出過一次事」後才會內化。「例如停紅燈時靠邊停,而非正中間,能降低被後車追撞的風險,這些觀念都是教得會的,事故也不一定是誰的錯,但還是能避免。」他說。
目前若外送員半年內有兩次以上明確違規行為,平台會要求參與安駕課程。工會也與交通部、監理站合作拍攝教育影片,新進人員須觀看3小時並通過測驗。蘇柏豪說,這些制度推行後,雙北事故率明顯下降,證明教育訓練發揮實質效果。
不過,第一線外送員也有不同觀察。五年經驗的29歲游姓外送員指出,夏天高溫下易心浮氣躁,加上訂單壓力,仍難完全避免違規或小擦撞,「很多新手看到時間壓力就會搶快、鑽車縫,但其實反而容易被罰或出事,騎久了才會知道該怎麼『穩』。」
游男表示,自己平時騎車都很守規矩,至今尚未接獲回訓通知,但他也肯定這項制度,「讓大家普遍建立基本交通觀念,是很重要的事」。
對此,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教授鄭永祥認為,事故下降有初步成效,但仍需持續觀察是否具長期趨勢。「事故原因資料很重要,未來若能精準依據肇事主因對症教育,效果才會深化。」他也肯定目前外送員安駕訓練及風險通知機制,「像颱風天停止外送,這就是很好的制度。」
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李克聰則建議,事故明顯減少,代表訓練有初步成果,但仍應擴大宣導及回訓對象,特別是發生高風險違規行為者,「用教育提前介入,是更有效也更人性的作法。」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