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以伊戰火升溫…伊朗官媒釋出「17秒手摸核彈」影片 警告以色列

下到入夜!16縣市豪、大雨特報 3地區慎防雷擊

房門爆裂!女房東穿白衣破門闖屋畫面曝 樋口飯糰老闆按鈴告了

推庇護工場轉型 勞動部試辦助員工銜接一般職場

打破庇護工場封閉印象,勞動部啟動庇護性就業者就業力提升試辦計畫,將協助就業能力較佳的庇護性就業者進入一般職場,更將提供就業獎勵,每人最高新台幣18萬元。

根據統計,全台目前有163家庇護工場,長期以來為身心障礙者的重要就業據點,但監察院過去曾發布調查報告指出,庇護工場營運常遭困境,員工也常處於封閉性的工作職場,且工作報酬普遍偏低、轉銜進入一般職場就業成效也不理想,勞動部長久以來卻未檢討並有效解決。

為了打破庇護工場封閉印象並推動轉型,勞動部近期啟動「庇護性就業者就業力提升試辦計畫」,首度整合庇護工場、雇主與地方政府資源,盼協助就業能力較佳的庇護性就業者進入一般職場穩定就業。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身心障礙者暨特定對象就業組長劉玉儀告訴中央社記者,計畫將先以6人以上的庇護工場為試辦對象,先由職業重建個案管理員針對庇護性就業者進行職業能力評估等,並訂定轉型服務的計劃,後續會視其職場實習適應狀況提供職務再設計等服務,並從就業端媒合就業、追蹤並給予就業支持。

劉玉儀也說,庇護生在職場見習時,可能採部分時間至企業見習、部分時間回到庇護工場的模式,逐步拉高實習比重,並依個案適應狀況進行調整。

鼓勵個案參加職場見習訓練,此計畫也提供補助,劉玉儀說,會按照個案參加職場見習訓練時數,並依個案前6個月產能核薪平均時薪核實補助,每月最高補助60小時,最長補助24個月,且也提供轉銜成功補助,全時工作者每月補助1萬元,部分工時者每月補助5000元,最長補助18個月。

另外,計畫也明訂個案轉銜至一般職場就業後,必須依其需求,運用實體、電話訪視、電子通訊軟體或其他形式提供支持性輔導,部分工時者為就業6個月內70小時,全時工時者為就業後6個月內至少100小時的職場密集輔導,就業6個月後每週至少1次的追蹤輔導訪視,最長12個月。

對於庇護工場與雇主端,劉玉儀說,庇護工場也可申請臨時人力薪資補助、工作培訓行政管理費與個案轉銜成功補助及庇護就服員輔導費等,企業若提供職場見習、體驗、就業機會,或參與職場輔導也可申請補助。

劉玉儀說,試辦計畫也考量家長跟庇護員工顧慮並保留退場機制,避免庇護性就業者「出去就回不來」的疑慮,希望透過計畫讓具能力的庇護性就業者順利銜接開放職場,也為更多有需求的新進庇護生挪出資源空間。

職場 庇護工場 勞動部

延伸閱讀

台南市舉辦首場「數位轉型推廣說明會」助在地企業轉型

伸興營收/5月8.2億元、年月雙增 三基地布局 × 多元產業轉型助營運

9家僅1家合法轉型...桃園營建廢棄「棧仔場」 挨批輔導變護航

百人以下企業聘外部委員調查職場性騷 勞動部補助1.5萬

相關新聞

1職缺非「醫生、工程師」可月領11萬 網驚呼:到底業績多好?

工作百百種,許多人找工作首要目標就是要「錢多」,而除了工程師、醫師以外,還有什麼工作能夠達到年薪百萬呢?日前有網友發現1職缺月薪高達11萬,就是「社區藥局藥師」,讓許多人驚呼,「藥局到底業績多好?」

無薪假2895人 受美對等關稅影響達1189人

勞動部今日公布因應景氣影響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無薪假)統計,事業單位計160家,實施人數2895人,其中因美國對等關稅...

傳產公司薪資32K 她嘆南部要高於35K好難…網見學歷秒懂原因

南部低薪狀況一直以來都是不少人討論的問題,有一名住在南部的女網友投了不少履歷,卻只獲得一間傳產公司面試,雖然錄取了,但是開出的薪資卻只有3萬2,讓她最後只待了兩個月就提離職。貼文一出,多數人立刻看出問題所在。

巨嬰百百款…問穿著不罕見 她再揭新鮮人「帶上媽媽」陪面試

人資在面試新鮮人前,會先提醒注意事項與要攜帶的物品、證照。不過日前有位公司老鳥無奈表示,上周有位25、26歲左右的面試者,居然帶著媽媽...

遲到幾秒鐘「4000元全勤」飛了!過來人揭關鍵:獎金再高都不去

你的公司也有「全勤獎金」嗎?一名網友分享,近期領到薪水時,發現金額和預期不同,查看薪資明細後,發現遲到被扣4元,連帶全勤獎金4000元也被扣除。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新人愛炫耀、吹噓自己「無所不能」 網曝1招解法:讓他能者多勞

新鮮人通常給人一種工作經驗很不熟悉,但卻很客氣的印象。日前有位女網友抱怨,一名新人才剛來3個月,講話卻很高傲臭屁,常常吹噓自己的設計得獎很多,拍照跟影片很強,而兩人是同職位,新人卻要求原PO要多練練,讓她無奈表示,「新人是可以這樣跟我講話的嗎?」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