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人才 屏東縣長周春米:青年實習留任最高可領9.4萬獎勵金

屏東縣政府首次推出「屏青實習超有薪」青年實習計畫,縣長周春米昨(中)宣布計畫啟動,展現產官學聯手培育人才的決心。記者劉星君/攝影
屏東縣政府首次推出「屏青實習超有薪」青年實習計畫,縣長周春米昨(中)宣布計畫啟動,展現產官學聯手培育人才的決心。記者劉星君/攝影

屏東縣政府首次推出「屏青實習超有薪」青年實習計畫,針對高中職、大專在校與應屆畢業生發給實習津貼最高1萬元,若實習留任轉正職最高可申請8萬4000元獎勵金,合計最高可領9萬4000元,縣長周春米宣布計畫啟動,展現產官學聯手培育人才的決心。

周春米說,面臨缺工,企業普遍渴望覓得人才,青年也希望找到合適工作,縣府推動實習計畫擴大媒合平台,從薪資、獎勵金著手,15歲至29歲設籍或就學在屏東在校青年,實習滿160小時,縣府給予5000元實習津貼、最高1萬元。

若青年畢業後繼續留任原實習企業工作,每月給予2000元獎勵金,且符合青年穩定就業獎助金資格,每月可再領5000元,意即縣府每月為青年加薪7000元,一年合計最高可領9萬4000元,呼籲屏東青年把握機會爭取福利。

「現在就是要搶人!」周春米說,屏東有多個產業園區招商中,包括農業生物科技園區二期、六塊厝產業園區、屏東熱帶農業特色產業園區、屏東科學園區與屏東科技產業園區擴區等,屏東需要更多人才,企業做政府夥伴,政府做企業的後盾,一起栽培願意留在屏東的孩子,壯大產業,讓屏東永續發展。

企業代表咕嘰咕嘰餐飲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价斌說,對於微型或小型企業來說,政府扮演媒合角色幫助很多。

民進黨籍縣議員梁育慈說,通常第一份工作會影響職涯發展,在這個黃金時期,縣府優先出手,對留縣的人才會是很大幫助,也會持續關注後續效應。國民黨籍議員陳揚說,屏東面臨高房價、低薪問題,透過實習期間學生找到興趣,留在職場,未來包括屏東科學園區進駐,可以讓這些工作對接到學校所學,對接科學園區就業,讓屏東人才落地深耕。

勞青處長李雨蓁說,協助青年人才與企業對接,除每年辦理徵才,規畫實習計畫協助在學青年進入企業實習,縮短踏入職場適應期及摸索期,縣府在4月中向各企業募集實習職缺,10天超過20間企業響應,提供實習職缺超過150個,縣府提供每家企業最高5000元的業師指導費。

李雨蓁說,提供職缺企業需依基本工資給薪並為實習青年投保勞保、就保及勞退金,且以提供實習後轉正職缺為優先適用企業,轉正薪資須達3萬301元以上。5月25日在勞青處舉辦徵才媒合會。青年實習津貼、獎勵金及企業指導費即日起開放申請。

屏東縣政府首次推出「屏青實習超有薪」青年實習計畫,縣長周春米昨(右四)宣布計畫啟動,展現產官學聯手培育人才的決心。記者劉星君/攝影
屏東縣政府首次推出「屏青實習超有薪」青年實習計畫,縣長周春米昨(右四)宣布計畫啟動,展現產官學聯手培育人才的決心。記者劉星君/攝影

實習 屏東縣政府 青年

延伸閱讀

屏東攜手企業培育青年 實習留任最高可領9.4萬元

屏東老年人口突破21%!周春米推「高齡藥局」友善政策

營養也能很米其林 屏東社區關懷據點料理好手大顯身手

屏東表揚國高中模範生 周春米勉朝目標邁進「練功夫」

相關新聞

大型醫院違勞基法將重罰 護理師公會贊成但有1提醒

勞動部昨宣布,今年8月起將醫學中心、區域醫院等大醫院違反「勞基法」行為,比照上市櫃大型企業從嚴開罰,罰鍰由5萬元起跳。護...

多起工地施工架拆除釀災 勞動部:作業前應做危害調查、評估

近期接二連三發生工地施工架倒塌意外,釀3死2傷。勞動部職安署除立即指示轄管勞動檢查機構派員勞檢,也對事故工地停工處份,並...

提升護理留任率 南市府「祭百萬獎金」打造友善職場

全台各地護理人力荒,根據衛福部資料統計,台南截至今年4月執業登記護理人員達1萬6543名,13家責任醫院預估到今年9月,...

「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曝光 今年上半年每月徵2.2萬人

環境部與104人力銀行合作完成2025上半年「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報告指出,今年1到4月平均每月超過4000家企業招募...

台南大型徵才24日南台科大登場 上百家廠商提供逾5千職缺

「台南好生活 台南呷頭路」第2場大型就業博覽會,24日上午9時至12時在南台科技大學舉行,107家廠商提供多達5432個...

納職場霸凌防治專章 洪申翰:職安法修正草案已送政院

五一勞工大遊行將於後天登場,今年遊行七大訴求包括「反霸凌」、「降低工時」、「要退休保障」、「要加薪」、「完整勞動三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