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問「領錢理由」客人爆炸!銀行櫃檯嘆難為:被詐騙還怪我們?

做「銀行櫃檯」的工作有什麼難言之隱呢?一名從事銀行櫃檯的女網友發文,稱謂了防止詐騙,民眾在領錢時都要向他們詢問領錢的「用途」,就是因為很多人被詐騙後反過來怪行員為何沒關心他們,被騙光存款還要責怪行員,讓她感嘆做金融業真的很辛苦。
一名女網友在Dcard發文,表示她從事「銀行櫃檯」的工作,每次民眾領錢時問他們用途,許多人都不願意透露,好像「講用途是什麼很難的事」,行員之所以要問用途,就是因為很多人容易被詐騙,父母被騙後又要怪行員為何沒「關心」他們的父母,原PO認為,是他們要關心自己的爸媽才對。
原PO表示,很多人都是成年人了,如果領錢時被問理由還要編自以為合理的藉口來騙行員,被騙錢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有些人甚至被騙光錢後還反告行員,櫃檯人員其實也不想問領錢理由,但請不要被騙完錢後還責怪櫃檯,最後也不禁感嘆,從事金融業真的非常辛苦。
此文一出,不少從事金融業的網友分享類似經歷,「今天才遇到一個被詐騙,問他匯款給誰認不認識,客人回買中古車,我問簽約了嗎,客人不耐煩說不方便回答」、「以前在郵局櫃檯,規定三萬以上就要關心用途,常常遇到也是說關你什麼事之類的,甚至是更糟糕的態度講其他言語」、「還有一堆客人說的理由都很奇怪,細問之後還是奇奇怪怪,不然就是開始不高興」。
也有網友透露,在醫院和農會也有碰過類似情況,「醫院也有很多這種,法律規定領藥要出示證件並說出姓名及生日,貼一堆告示在窗口也不看,到了才說我以為不用看」、「身在農會心有戚戚焉,所以只要不回答的,我都請客人在傳票背後簽名」。
【2025報稅季來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