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我也愛你,非常想你」 林之晨撰序談失智父林芳郁:我見過最接近的完人

抽獎/ASUS TUF Gaming初音未來聯名電競組開箱!鍵盤、耳機、滑鼠、鼠墊全套香翻

美國務院恢復國際學生簽證面談!不符合1前提恐被拒簽

雇主伸鹹豬手申訴75件 成案20件

勞動部昨公布去年「職場性騷擾案件通報系統」申訴件數,雇主伸鹹豬手七十五件,廿件成案。外界質疑性騷擾成案比率低,勞動部指出,新制將對行為人直接開罰,認定證據需更充足。本報資料照片
勞動部昨公布去年「職場性騷擾案件通報系統」申訴件數,雇主伸鹹豬手七十五件,廿件成案。外界質疑性騷擾成案比率低,勞動部指出,新制將對行為人直接開罰,認定證據需更充足。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前年掀起「Me Too」風暴,促使性平三法修法,新制於去年婦女節上路。勞動部昨公布去年三至十二月「職場性騷擾案件通報系統」申訴件數達一五七七件,成案九四九件,占六成,雇主本人就是鹹豬手的申訴有七十五件,最後廿件成案。外界質疑性騷擾成案比率低,勞動部指出,調查後可能是證據不足、申訴內容跟真實情況不符等,因新制將對行為人直接開罰,認定證據需更充足。

過去若遇職場性騷擾行為人就是雇主,常讓勞工無處發聲,或公司調查淪為球員兼裁判。「性別工作平等法」去年修法新增,當職場性騷擾行為人是雇主時,或勞工不服公司調查或懲戒結果,可向地方主管機關申訴且展開調查。若雇主性騷行為成立,將開罰一萬到一百萬元,被害勞工還可請求最高五倍的懲罰性賠償金。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副司長王金蓉說,部分條文修正上路滿周年,去年通報申訴件數一五七七件,其中超過七成七來自民間事業單位,共一二二三件,公務機關三五四件,占約二成二。通報申訴案件中,高達近八成九都是女性,年齡以廿五到四十四歲居多。最後調查成立九四九件,占申訴件數約六成。

數據顯示,申訴類型以敵意式性騷擾最多,占七成三,與加害人關係多為非權勢,占近七成三;性騷擾形式主要為「肢體行為」及「口語」,各占六成六及四成七。另按行業別分,主要以「製造業」占二成一、「公共行政及國防;強制性社會安全」占近一成四、「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占一成二。

針對成立案件,雇主後續處置方式,多以記申誡並加強教育訓練,其次為記小過、記大過,最重解僱。王金蓉說,總計一二七名性騷行為人遭解僱處分。此外,去年申訴案件裡,有七十五件的性騷行為人是雇主,最後廿件成立。

外界質疑性騷擾成案比率太低,王金蓉表示,原因是部分案件仍在調查中、申訴人撤案或適用其它法規;也可能是調查後證據不足、申訴內容跟真實情況不符、或行為不符合性騷擾定義等。由於最高負責人案件於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展開查證,並會對行為人直接開罰,認定證據需更充足。

勞動部強調,新制以被害人保護為核心,除課予雇主應提供或轉介被害人諮詢、醫療或心理諮商等必要服務外,主管機關也應提供必要協助,目前已盤整性騷擾被害人的各項資源於官網上線並定期更新。

雇主 性騷擾 勞動部

延伸閱讀

青年初次尋職遭遇三大困難 勞動部分析結果出爐

去年職場性騷通報數據曝光 雇主伸鹹豬手挨罰20件

這產業最多!去年全國職場性騷擾通報1577件 127人遭開除

勞動部修法限縮廠場工會 挨批將團結權當遮羞布

相關新聞

大型醫院違勞基法將重罰 護理師公會贊成但有1提醒

勞動部昨宣布,今年8月起將醫學中心、區域醫院等大醫院違反「勞基法」行為,比照上市櫃大型企業從嚴開罰,罰鍰由5萬元起跳。護...

多起工地施工架拆除釀災 勞動部:作業前應做危害調查、評估

近期接二連三發生工地施工架倒塌意外,釀3死2傷。勞動部職安署除立即指示轄管勞動檢查機構派員勞檢,也對事故工地停工處份,並...

提升護理留任率 南市府「祭百萬獎金」打造友善職場

全台各地護理人力荒,根據衛福部資料統計,台南截至今年4月執業登記護理人員達1萬6543名,13家責任醫院預估到今年9月,...

勞部安定就業推動要點6大項目 保障受關稅衝擊勞工權益

因應美國對台課徵關稅可能對我國產業及就業市場造成之衝擊,行政院今天表示,正式核定880億的「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

請半天假…該選上午或下午?內行教爽用午休:這樣請最棒

假期對上班族來說相當珍貴,每一次請假都應該好好把握。近日有網友發文,好奇如果只能請半天假的話,要選上午還是下午,引發網友熱議。

台南大型徵才24日南台科大登場 上百家廠商提供逾5千職缺

「台南好生活 台南呷頭路」第2場大型就業博覽會,24日上午9時至12時在南台科技大學舉行,107家廠商提供多達5432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