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南港LaLaport今天開幕! 哈利波特入店搶先預約 樓層規劃、人氣品牌、開幕美食優惠一次看

港澳台居民來往大陸 即日起提供簽發臨時台胞證、「雙證關聯」核驗服務

社群禁令/兒少性剝削案3年飆2倍 演算法有如精準餵毒

如何打造高薪體質?除了名校光環 你還可以這麼做

圖為求職者練習遠端面試應答。記者許正宏攝影/報系資料照
圖為求職者練習遠端面試應答。記者許正宏攝影/報系資料照

「名校光環」對求職這件事情,確實有幫助。根據yes123求職網的調查,仍有四成三(42.8%)的企業坦言,如果求職的新鮮人,屬於「頂大等級」畢業學歷,其實「會提高」錄取意願;也有高達七成一(71.2%)的資方表示,對於「雙主修或輔系」的新鮮人,同樣「會提高」錄取意願。

除了「名校光環」,還可以如何打造高薪體質?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表示,假如擔心學歷不夠出色,害怕學非所用,他並建議畢業生首先至少要「有技能或證照」,比如說想當廚師、美容師、美髮師、維修技師,從事高薪藍領工作。

或者像機師與空服員的職缺,幾乎都要求求職者的語言檢定成績,必須達到一定標準;此外,對金融業從業人員來說,投信、投顧、證券、保險等相關「法定證照」,更是不可少,其中針對「儲備幹部(MA)」的缺,同樣要求附上語言檢定結果。

楊宗斌進一步表示,也可以考慮「業務型」工作,即使通常是「低底薪,高獎金」,但隨著人脈累積,以及碰上景氣好轉時機,想要成為「TOP SALES」並非難事,例如某些明星房仲或保險員,甚至能達到千萬年薪。

如果自認語言能力不錯的「非理工」人才,甚至可以挑戰一下高科技產業,像是擔任海外業務人員,如果能擁有第二、第三外語能力的話,加上若獨立作業能力強,對於擔任國外業務,或者爭取外派機會,更具有大大加分的作用。

楊宗斌也發現,目前企業主急尋「跨界、斜槓人才」。像是能從事大數據分析,並使用AI軟體處理公務,同時也懂得數位行銷、社群經營;對於財經界徵才,主管們也希望新鮮人,最好能具備一些法務或資安、ESG永續經營等背景。

上述「Z世代畢業生職涯規劃與校徵季招募調查」,是由yes123求職網於2025年2月19日到3月4日,以網路問卷進行抽樣,調查應屆畢業生或今年退伍會員,同時具大專以上學歷,有效問卷共1,355份,其中「研究所」367份,以及「大學部」988份,信心水準為95%,誤差值為正負2.66%。至於企業部分,有效問卷共1,037份,信心水準為95%,誤差值為正負3.04%。

光環 求職

延伸閱讀

影/女子遭海外求職詐騙險飛柬埔寨 航警勸說成功攔阻

留日烏克蘭女好吃驚!大學生「出席比成績重要」 求職面試耗時數月

連Google都邀他上班!亞裔學霸考試成績近滿分 「1原因」遭16所名校拒絕

「名校光環」對四成三企業有用 這項資歷更有高達七成企業埋單

相關新聞

還勞工7天假?內政部長劉世芳認不應立法 勞團諷心裡只有資本家

今天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審查「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勞工團體表示,內政部劉世芳部長竟表示訂定「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將...

他曝面試1狀況「不尊重人」!過來人爆共鳴:真的變常態

不少企業都會等面試幾天後,才告訴求職者面試結果。對此,一名網友分享,自己近期參加很多公司的面試,發現不少公司就算不錄取,也不會通知求職者,好奇這狀況是否已常態化?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出國要看同事臉色…7年公務員嘆工作「像坐牢」 過來人提解方

公務人員真的會忙到無法出國旅遊嗎?一名七年資歷的女公務員發文,稱他很難出國遊玩業很難請長假,每次出國都要都要跟同事拜託,好像在「坐牢」,感嘆真的很想休息,「很羨慕沒有工作的人」。

人好能力佳遭排擠!美女前輩總落單 菜鳥抱屈:打扮也被批為男同事

女人何苦為難女人?一名女網友在Dcard透露,剛進公司前輩就要她求別理一位女生,然而經過觀察,對方就是一位友善的美女,工作能力也強。事後才得知,其他前輩們認為她的一舉一動都在勾引男同事或是刻意在長官面前顯擺,因為自己也曾因類似行為被同儕說壞話,原PO非常同情這位與同事,貼文曝光後網友皺眉「這種職場有毒」。

歷經了2個月....她求職卻要「5輪面試」 怒喊:有夠浪費時間

求職面試幾輪以內算正常呢?一名女網友發文,表示現在許多工作的面試流程太長,常常需要電話面試、一面、二面、三面,有的甚至要做一大堆測驗,她自己就經歷了要五階段面試的過程,耗時了兩個月,忍不住抱怨:「有夠浪費時間」。

到職第一天不知帳密遭酸「沒能力」 新人下班失業傻了:靠念力?

職場新人對工作內容不熟悉需要前輩提點,一名女網友卻在Dcard爆料,近日入職一家公司且當天就被炒,原因是不知道後台帳號密碼,明明沒有管道卻要她自己想辦法,直接詢問只換來主管嫌沒能力。即使深知不合理還是感到挫折,她無奈喊「連行政都做不好,好想哭」。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