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黃子佼不是單純看畸形A片! 律師再揭禽獸內幕:沒有錢辦不到的事

台中梧棲銀樓驚傳搶案!搶匪奪門逃逸、店員受傷 警方追緝中

不是薪資!上班族轉職原因變了 「這兩種原因」大幅上升

年後轉職潮啟動,不過上班族在意的工作價值除了薪資福利外,這一年對主管領導特質、職場人際互動期待值較往年大幅攀升。圖/本報資料照片
年後轉職潮啟動,不過上班族在意的工作價值除了薪資福利外,這一年對主管領導特質、職場人際互動期待值較往年大幅攀升。圖/本報資料照片

年度最大轉職潮來了。104人力銀行觀察,薪酬仍居轉職的重要考量,近年轉職者多半認為薪酬的符合度偏低,在「工作價值的重要性與符合度」盤點表中,屬於亟待改善的重點區域;是否認同直屬主管的風格也再度被重視,符合度顯著偏低,其中,又以控制型主管最容易引起部屬反彈;和往年調查相比,主管領導風格、同事間相處在內的人際價值上升6.6個百分點,顯示上班族更在乎職場人際互動。

轉職潮啟動,104人力銀行出版《2024員工C.E.O調查報告》,上班族轉職的主要原因:78.3%因為薪水、63.7%因為人際、43%因為組織安全安定;和往年調查相比,主管領導風格、同事間相處在內的人際價值上升6.6個百分點,上班族越來越在乎工作中的人際互動相處。

104人力銀行《2024元C.E.O調查報告》,從主管的7大指標(傾聽、垂直溝通、水平溝通、工作分配、工作指導、決策與經驗分享),問卷訪查1,783名求職會員,結果指出,導師型、友愛型的主管在各項能力都受到肯定,放飛型主管只有在和部屬溝通時較良好,發號施令型的主管在決策能力表現受到肯定,經驗分享尚可,其他指標和控制狂型的主管都低於整體。

上班族眼中「理想主管」的特質:除了專業知識之外,必須具備能做出正確決策,有效組織團隊、有責任感並在關鍵時刻能保護部屬。78.1%上班族期待主管有責任感不推託工作、76.2%期待主管做正確的決策指示、75.7%期待主管關鍵時刻跳出來保護部屬、74.8%善於溝通組織團隊、55.8%專業知識完備經驗豐富,為理想上司必備的五大特質。

104職涯診所分享,主管會出現控制狂的原因為:主管愈不熟悉、但愈想知道,以及主管愈熟悉、但愈想告訴部屬;當主管開始控制團隊,可能讓部屬更被動、習慣等候主管下指令才行動,或是整個團隊都變成一個人(主管)的獨角秀。

104人力銀行建議主管在管理上可依部屬的「專業x投入」程度,區分為四象限。針對專業度夠、但投入度不足的部屬,關心詢問「最近是否有事情要聊聊」;針對專業度不夠、但投入度高的部屬,提供指導、持續訓練;針對專業度夠、且投入度高的部屬,授權賦能,當部屬請求支援時再協助,若部屬沒有開口、則靜觀當啦啦隊;針對專業不夠、且投入度不高的部屬,由於承受的風險高,需要採取「微觀管理」模式。

上班族 人力銀行 求職 離職

延伸閱讀

台灣燈會踩街活動 日菲台19表演團體共襄盛舉

台V團隊芥川組新人出道!殭屍歌姬、妖怪化鯨明後兩天陸續初配信

年後拚轉職 新北新春就博會11日登場 2500職缺最高75K

什麼樣的上班族容易變胖? 答案出爐網友爆笑:我不檢討

相關新聞

身障就服員薪資低 勞部擬調整

一樣都面臨缺工,勞政、社政近年卻掀起搶人大戰,許多社福團體反映,由於薪資差距,導致部分身障就業服務員跳往社政、衛政領域,...

高雄展覽館聯合徵才活動逾800職缺 薪水挑戰6萬5

結合高雄智慧城市展,高雄市勞工局明天在高雄展覽館舉辦「樂業高雄、幸福融融」聯合徵才活動,邀請31家企業,提供逾800個工...

通知錄取後公司卻反悔 勞動局曝要賠求職者2個月工資

有民眾求職被通知錄取,跟原公司提離職確定後,卻遭新錄取的公司反悔,表示要收回錄取通知,這位勞工向北市勞動局陳情,最後調解...

替身障謀職 就服員:看見個案就有力量

身障就服員分為庇護、支持性就業服務員,前者在庇護工場協助庇護員工完成任務,培養到足夠能力再轉銜至一般職場,後者則負責開發...

還勞工7天假?內政部長劉世芳認不應立法 勞團諷心裡只有資本家

今天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審查「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勞工團體表示,內政部劉世芳部長竟表示訂定「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將...

工作7年月薪僅2.8K!他曝每天花2小時通勤:想離職又不敢

有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匿名公社」上發文表示,自己在職場奮鬥七年,月薪僅2萬8千元,儘管享有年假,但必須依靠加班薪水才能稍微改善收入狀況,讓他萌生離職念頭。貼文一出,引發網友熱議,紛紛驚呼:「真的很少!」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