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家寧全家黑歷史起底!騙錢、炫富、剝削合夥人...「吃相難看」全網怒轟

東海韋伯傳人稱無能停課引戰 文科教育真過時了?

唱進台北大巨蛋第一韓星!泰妍今早飛台灣曬機上照

轉職脫離低薪拚高薪 三位中年上班族的成功故事

年後轉職潮啟動。圖/AI生成
年後轉職潮啟動。圖/AI生成

年後轉職潮啟動,不少上班族拚轉職求高薪。現年35歲的陳小姐,前一份工作是臨時洗碗人員,月收入只有1萬多元,但因為薪水太低,且工作地點不固定,需要在台北市以及新北市的餐廳兩頭跑,因此心生轉職念頭。為了脫離低薪,找到一份穩定的收入,陳小姐騎驢找馬,鎖定敢給高薪的半導體公司,積極投遞履歷。

沒想到不用苦等,很快就收到面試通知,接著參加集體面試、筆試、術科,順利通過測驗,拿到工作錄取書,成功轉換人生新賽道。

陳小姐的新工作是擔任半導體公司無塵室作業員,負責使用顯微鏡目檢生產線上的晶片、搬重等作業,公司有提供新人訓練,上班時要整天穿全套式無塵衣,固定大夜班,上班兩天休息兩天,工作時間要從晚上7點半到隔日早上7點半。

陳小姐表示,通過試用期後就是正職員工,每個月工作15天月薪就有4萬元,享有勞健保、免費員工餐、三節年終等福利,對新工作的日夜作息顛倒,還不習慣要適應,其它部分基本上都能滿足她的期待。

呂先生今年34歲,原本在一間百人印刷廠擔任總務,然而,入職半年多後,他發現公司制度不完善,工作分配不均,導致他經常超時加班,且加班只能換補休,無法折算成加班費。長期下來,身心俱疲的他決定尋找更好的發展機會。

不讓職場壓力擊倒自己,呂先生選擇積極提升競爭力。他考取多張國家級專業證照,包括甲種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防火管理人、公寓大廈事務管理人、急救人員及金融基本常識等。這些專業認證讓他在求職市場脫穎而出,面試時更獲得主管高度肯定。

不願再忍受高工時、低回報的環境,呂先生在去年 11 月底展開求職行動,共投遞 5 間公司履歷,並順利獲得 3 間面試機會,其中 2 間公司發出錄取通知。最終,他選擇加入大型連鎖加油站品牌,新職位不僅薪資較前一份工作增加近 5000元,還享有年終獎金保障與專屬員工福利。他將於今年 2 月 10 日正式報到,迎接全新職場挑戰。

展望蛇年,呂先生希望能深耕職業安全領域,持續提升專業門檻。他認為該領域的證照雖有挑戰性,但市場需求穩定,工作機會也更多,是值得投入的發展方向。

另一位王先生今年35歲,擔任科技公司的前端工程師已經兩年,月薪將近5萬元,農曆年前主管說公司獲利不佳財報虧損,加上每個部門預算有限,因此不是分配到人人都有年終獎金,而王先生因為考績不佳,年終獎金是0元,讓他十分傻眼。

王先生自認工作認真,出勤打卡也都正常,無法認同今年竟然領不到年終獎金,目前積極求職中,已經投出五家科技公司的履歷,已經陸續接獲面試通知,希望能夠找到薪水5萬以上的工作,盡快重回職場。

加班費 年終獎金 面試

延伸閱讀

她年終無預警被砍「想默默離職」 網鼓勵:想走就走

年後拚轉職 新北新春就博會11日登場 2500職缺最高75K

妹子求職還沒面試就被錄取 眾人搖頭勸別去:通常是爛缺

什麼樣的上班族容易變胖? 答案出爐網友爆笑:我不檢討

相關新聞

通知錄取後公司卻反悔 勞動局曝要賠求職者2個月工資

有民眾求職被通知錄取,跟原公司提離職確定後,卻遭新錄取的公司反悔,表示要收回錄取通知,這位勞工向北市勞動局陳情,最後調解...

工作7年月薪僅2.8K!他曝每天花2小時通勤:想離職又不敢

有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匿名公社」上發文表示,自己在職場奮鬥七年,月薪僅2萬8千元,儘管享有年假,但必須依靠加班薪水才能稍微改善收入狀況,讓他萌生離職念頭。貼文一出,引發網友熱議,紛紛驚呼:「真的很少!」

涉險查職災 勞檢員辛酸無人知

從遠東新化工廠氣爆到新光三越氣爆案,每一次的重大工安意外都引發各界關切。事實上,舉凡工廠大火、塔吊掉落、工地鷹架倒塌、化...

新人小心中招!職場老鳥「這六大行為」讓人心累想逃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兩個月「職場老鳥討人厭行為」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六大職場老鳥討人厭行為有哪些。

提離職被告知要還年終獎金「合理嗎?」 律師曝原因:有被追討風險

離職還要歸還年終獎金?相信多數人都無法接受這樣的規定,有一名女網友就真的遇到這樣狀況,她說前幾天提離職,卻被人資告知要返還年終獎金,讓她聽了非常傻眼也不能接受,內行人就解釋的確有這樣的風險。

母升護理長操到不成人形…兒聽「遺言」心疼 網指關鍵:永遠有人犧牲

全台護理師人力緊缺,護理人員們背負著巨大的工作壓力。近日一位網友發文,表示媽媽升任護理長,但自己卻擔心她會猝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