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不是詐騙!國稅局2月寄發補稅單 民眾記得補繳以免挨罰

立委疑員工過勞「每日工作15小時」台鐵:2方式改善

立委李昆澤指出,台鐵員工竟每天工作近15小時,要求改善人力不足問題及增加健檢費用。台鐵員工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立委李昆澤指出,台鐵員工竟每天工作近15小時,要求改善人力不足問題及增加健檢費用。台鐵員工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2017年12月台鐵沙崙組列車長張銘元因過勞猝死,今年11月20日再發生花蓮和平車站司機員昏迷死亡。立委李昆澤今指出,台鐵現有員額為1萬5743人,根據台鐵今年10月加班時數及人數統計,加班總人數高達5725人,其中1871人加班超過30小時,嚴重危害員工及營運安全;另外台鐵員工體格檢查費用也低於高鐵。台鐵表示,將以2方式改善工時問題,並提高體格檢查費用,向高鐵看齊。

台鐵沙崙組列車長張銘元因過勞班表,多次休息時間未滿6小時,最後於2017年12月猝死,當時暴露台鐵部分輪班班次工時超過12小時;今年11月20日再發生花蓮和平車站54歲林姓機車長於駕駛座昏迷死亡,死因初步確認是心因性休克。

交通部長陳世凱、台鐵公司董事長杜微今赴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報告及備詢。李昆澤指出,員工過勞對行車及乘客安全有很大疑慮,根據台鐵今年10月加班時數及人數統計統計,東區營運處每月工時長達322小時,等於該單位員工平均1天工作15小時。

這還不是單一個案,李昆澤進一步指出,根據台鐵加班時數及人數統計,加班30至35小時有469人、35至40小時511人、40小時以上891人,加班總人數5725人,其中加班30小時以上共1871人;而負責台鐵營運安全的營運安全處平均工時191.44小時、職業安全衛生室185.35小時。

李昆澤說,造成上述狀況,人力不足是最大問題,台鐵目前定員額(編制員額)16330人,預算員額17351人,實際員額(現有員額)15743人,總缺額1608人;另外,很多新進人員因薪資低、待遇差、工時長,因此僅把台鐵當跳板,累積經驗後就轉到其他軌道運輸或國營事業,尤其工務及電務新進人員離職率近5成最為嚴重。

杜微坦言,加班逾35至40小時的員工,多為現場工作的運務及機務人員,因輪班性質,工時較長,但強調絕對符合勞基法,未來將會注意員工工作負荷,在符合勞基法之下,調整員額以降低平均工作量;另外,本月也會公告招考第2批人員,透過這2方式來改善上述問題。

除了人力問題外,健康檢查也是重點。李昆澤表示,根據鐵路法第56條之4,台鐵、高鐵應編列預算提供員工每年至少健檢1次。

但比較高鐵與台鐵體檢經費,高鐵行車人員每年進行1次體健,新進人員為6400元,定期檢查為5800元,檢查項目包含運動心電圖、視野理學檢查、藥毒物、法定傳染病等;台鐵目前定期體格檢查費用1100元,健康檢查約3000元,總計4100元,仍低於高鐵的5800至6400元。

對此,杜微回應,將會增加定期體格檢查經費預算,希望在明年或後年開始增加,向高鐵看齊。

加班 台鐵 高鐵

延伸閱讀

台鐵工時長?每月加班破30小時有1871人「安全堪憂」 董事長回應了

影/高鐵乘客疑搶自由座「互潑礦泉水」 鐵警一到2人態度急轉彎

獨/為搶高鐵座位…女子竟往小孩頭上淋不明液體 母反擊怒潑水場面混亂

高鐵左營站旅客佔位口角驚見男子亮刀 警火速赴現場護車北上

相關新聞

挽救醫護出走潮 長庚醫院發4.7月年終、新光預算增16%

農曆春節將至,各醫院陸續公布年終,新冠疫後醫護爆發出走潮,待遇格外引人關注。長庚醫院今天宣布年終4.7個月,加發1.5萬...

精進就安基金管理 勞動部提3面向6策進作為

有關外界對於就業安定基金運用及管理之疑慮,勞動部今天將就業安定基金管理運用之精進規畫報告函送立法院,該報告提出爭取合理編...

立委疑員工過勞「每日工作15小時」台鐵:2方式改善

2017年12月台鐵沙崙組列車長張銘元因過勞猝死,今年11月20日再發生花蓮和平車站司機員昏迷死亡。立委李昆澤今指出,台...

創紀錄 !台灣虎航年終獎金平均12.8個月 今年再調薪4%

疫後隨著出國旅遊潮爆發,航空業營收屢創佳績。台灣虎航今上午召開董事會拍板年終獎金,每位員工平均可領12.8個月年終獎金,...

尾牙要倒貼700!菜鳥質疑不正常 網勸年後離職:恐無重頭戲

年節將至,各家公司基本上都開始舉辦尾牙,感謝員工一年來的辛勞。近日卻有人發文,表示自家公司的尾牙要求員工倒貼700元,讓許多網友傻眼。

台鐵招募100名從業人員司機員 薪資上看4.8萬元

為補充基層人力,台鐵公司今宣布招募「114年從業人員司機員」,預計招募100人,凡國內外專科以上學校畢業人員可報考,薪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