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IG美女網紅考進台電 鋸電纜鋸到大腿淤青!心聲曝光

陳明建(右)與兒子陳秉羿(左)今年同時考進台電養成班,父子檔成為同學。記者王勇超/攝影
陳明建(右)與兒子陳秉羿(左)今年同時考進台電養成班,父子檔成為同學。記者王勇超/攝影

台電目前正在舉辦新進員工的「配電線路維護」訓練,今年有432人報到,其中新進女員工陳星汝,在IG擁有近8千粉絲追蹤的美食部落客,她說自己沒有懼高症、不怕爬電杆,訓練過程中「覺得累,但還能接受」,會努力從零基礎的素人,接受訓練成為獨當一面的電力維護職人。

每當停電事故發生,都能看到台電黃色工程車緊急趕赴現場搶修,其實電力搶修人員養成十分不容易,台電去年新進人員配電線路維護訓練有397人,結訓的僅有355人,約1成人員退訓。

今年台電有432位新人報到,要經過1年的專業訓練,包括半年在高雄訓練中心集中訓練,及半年下放各單位實地訓練,合格成為正職台電員工,才能開始各項維護及搶修工作。

原本是台電外包商員工的陳星汝(24歲),利用閒暇時間經營IG「吃貨咪路」,經常發文介紹高雄、台中、彰化的美食,擁有近8千粉絲追蹤;她覺得台電的薪資、福利都很好,今年考進台電養成班。

陳星汝說,配電線路維護訓練中讓她覺得最有挑戰性的,是第一站「基本技能鋸斷電纜」,必須使用手工鋸子,在10分鐘之內鋸斷電纜3節以上,她因為力氣不夠,要靠大腿支撐施力,導致大腿出現多處瘀青,「媽媽看到會覺得捨不得」,她覺得訓練過程很累,但還能接受,有疑問也會向在台電任職的男友請教,希望能順利結訓,加入電力維護工作。

另一名新進員工賴品縈(32歲)在台中的醫院當了6年的護理師,因為父親是台電退休員工,姐姐也是台電的配電類工程人員,她聽兩人分享工作甘苦談,在家人鼓勵下報考台電,也想挑戰配電維護工作。

這次新進員工還有一對父子檔。原本從事水電工作的爸爸陳明建(41歲)說,疫情期間水電工作業務受到影響,讓他起心動念想要投入台電工作,兒子陳秉羿(19歲)受他影響,也想考台電,甚至在15歲時通過丙級配電線路裝修證照,兩人約定兒子滿18歲後就一起考台電,果真在今年同時考進台電養成班當同學。

台電新進員工在台電訓練所高雄訓練中心,接受「配電線路維護」訓練。記者王勇超/攝影
台電新進員工在台電訓練所高雄訓練中心,接受「配電線路維護」訓練。記者王勇超/攝影
台電員工示範掛接地作業。記者王勇超/攝影
台電員工示範掛接地作業。記者王勇超/攝影
台電員工示範登桿作業。記者王勇超/攝影
台電員工示範登桿作業。記者王勇超/攝影
台電新進員工陳星汝(左)經營IG「吃貨咪路」,擁有近8千粉絲追蹤;賴品縈(右)曾在台中醫院當了6年的護理師,因父、姊都是台電員工,在家人鼓勵下考進台電。記者王勇超/攝影
台電新進員工陳星汝(左)經營IG「吃貨咪路」,擁有近8千粉絲追蹤;賴品縈(右)曾在台中醫院當了6年的護理師,因父、姊都是台電員工,在家人鼓勵下考進台電。記者王勇超/攝影
台電員工受訓時在電桿上更換設。記者王勇超/攝影
台電員工受訓時在電桿上更換設。記者王勇超/攝影

台電 陳星

延伸閱讀

台電小額綠電明上架 首賣自建離岸風電 六款組再推冬季加購

捷運環狀線捷運工地電纜線短路 2人遭燒傷驚悚爆炸畫面曝

中火二期減煤遭批 台電:穩定供電專業不應被抹紅

供電不分藍綠 台電拒被抹紅要求台中環保局道歉

相關新聞

挽救醫護出走潮 長庚醫院發4.7月年終、新光預算增16%

農曆春節將至,各醫院陸續公布年終,新冠疫後醫護爆發出走潮,待遇格外引人關注。長庚醫院今天宣布年終4.7個月,加發1.5萬...

精進就安基金管理 勞動部提3面向6策進作為

有關外界對於就業安定基金運用及管理之疑慮,勞動部今天將就業安定基金管理運用之精進規畫報告函送立法院,該報告提出爭取合理編...

立委疑員工過勞「每日工作15小時」台鐵:2方式改善

2017年12月台鐵沙崙組列車長張銘元因過勞猝死,今年11月20日再發生花蓮和平車站司機員昏迷死亡。立委李昆澤今指出,台...

勞工去年總工時 又多15小時

勞動部最新國際勞動統計數據出爐,台灣受僱勞工去年平均年總工時為二○二○個小時,較前年多出十五個小時之多,在卅九個OECD...

創紀錄 !台灣虎航年終獎金平均12.8個月 今年再調薪4%

疫後隨著出國旅遊潮爆發,航空業營收屢創佳績。台灣虎航今上午召開董事會拍板年終獎金,每位員工平均可領12.8個月年終獎金,...

尾牙要倒貼700!菜鳥質疑不正常 網勸年後離職:恐無重頭戲

年節將至,各家公司基本上都開始舉辦尾牙,感謝員工一年來的辛勞。近日卻有人發文,表示自家公司的尾牙要求員工倒貼700元,讓許多網友傻眼。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