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黃麟凱遺體今火化家人未到場 僅有法師誦經、骨灰裝紙袋

114學測英文/補習班猜中作文考題?大考中心:生活命題難免素材雷同

鴻海前副總裁戴正吳告郭台銘追討10億元獎金 公司回應了

報到才一天…她收到夢想offer「薪水更高」心動了 網見1點勸退

一名女網友透露,到公司報到第一天,就收到另一間比較喜歡的公司錄取通知,不知道該如何抉擇。職場示意圖。 圖/ingimage
一名女網友透露,到公司報到第一天,就收到另一間比較喜歡的公司錄取通知,不知道該如何抉擇。職場示意圖。 圖/ingimage

一名女網友透露,到公司報到第一天,就收到另一間比較喜歡的公司錄取通知,不只工作內容符合她預期,薪水也更高,現在非常猶豫該怎麼選擇。對此,其他網友見新公司的「一條件」後,紛紛認為有疑慮,勸原PO留在原公司比較好。

原PO在Dcard發文表示,3月1日是她剛到A公司上班第一天,結果就收到比較想去的B公司錄取通知,原本B公司說最晚2月29日會通知是否錄取,但因為沒有如期告知,才會讓她最後選擇到A公司報到,現在也相當猶豫。

原PO指出,A公司離家近,走路就可以到,月薪為32,000元,其中包含2,000全勤跟1,540餐費。至於B公司在台北,雖然距離較遠,但工作內容比較符合心中所想,一開始報到需要一~二個月才能轉正職,試用期採時薪184元計算,轉正後月薪35,000,餐費則會給到1,100元。兩間公司都會有獎金,至於多寡取決於公司業績。

原PO表示,目前已經在A公司上班,也排好後續班表了,但心裡一直惦記著B公司,真的很煩惱,如果是大家會怎麼做?

對此,網友紛紛表示,「感覺兩個都不錯,但A離家近難能可貴」、「說真的,再喜歡的工作內容做久了也是那樣而已,建議可以在已經錄取的公司裡面,試試看能不能有負責不同工作的機會」、「A全勤兩千也太多了吧?但妳真的想去另一間,就直接跟現職公司說妳做不習慣、職涯規劃之類的,做到今天或下周就好」、「怎麼大家都選A,個人看到薪資結構含全勤的一概不考慮」。

其中有不少網友認為,B公司「試用期」的部分有疑慮,「只有我覺得試用期用時薪算不合理嗎,而且在勞基法裡根本沒有試用期」、「試用期算時薪不太好吧」、「B真的沒這麼好,從試用期算時薪就聽起來母湯了,誰知道試用期每天上幾個小時,一個月下來領多少,加上台北消費高,妳還要搬家,付出成本更多,只為了B太不值得了」。也有網友提到,B公司原先明明已告知給offer的時間,卻沒有照計畫走,很難不讓人想像,是否因原錄取人拒絕後,才找上原PO。

事實上,依據契約自由原則,勞雇雙方可以約定試用期,通常認為三~六個月屬於合理範疇。然而針對在試用期內解雇事項,法院認為除非雇主有濫用權利的情事,例如解雇事由與勞務內容完全無關聯性,否則應採取寬鬆的認定標準,例如在不能勝任的情形,只要雇主能合理證明勞工大致不能勝任的程度即可。

Dcard 時薪 月薪 職涯 薪資

延伸閱讀

買完房才發現!車位「160公分」他休旅直接超標 內行揭:1狀況仍可停

3月11日土地公生日!命理師曝「龍抬頭」開運法 理髮店生意旺

陸網紅挑戰400元吃台灣夜市笑「不夠花」 網見1點激動了:沒人敢拍

媳婦不想生…婆婆嘆「怎跟祖先交代」 網回:妳就磕頭謝罪吧

相關新聞

元老級員工苦等10年升職 她愁薪資怎麼開?網勸:別當工具人

為公司賣命十年還是基層?一名網友在Dcard上發文求助,表示自己在一家公司待了十年,近期等到升職機會,因為公司不大,十年間經手過不少不同性質的工作,目前預想薪資是5.5到6萬,但擔心自己開價太高所以詢問網友該開多少才合理。

還輸高雄台南!台中薪水「六都」最低…內行人揭2關鍵:不意外

台中為台灣第二大城市,同時也是中部消費力最高的地區,但一名網友不解,為何台中薪水,在六都中居然是墊底,甚至不如台南、高雄?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挽救醫護出走潮 長庚醫院發4.7月年終、新光預算增16%

農曆春節將至,各醫院陸續公布年終,新冠疫後醫護爆發出走潮,待遇格外引人關注。長庚醫院今天宣布年終4.7個月,加發1.5萬...

精進就安基金管理 勞動部提3面向6策進作為

有關外界對於就業安定基金運用及管理之疑慮,勞動部今天將就業安定基金管理運用之精進規畫報告函送立法院,該報告提出爭取合理編...

立委疑員工過勞「每日工作15小時」台鐵:2方式改善

2017年12月台鐵沙崙組列車長張銘元因過勞猝死,今年11月20日再發生花蓮和平車站司機員昏迷死亡。立委李昆澤今指出,台...

勞工去年總工時 又多15小時

勞動部最新國際勞動統計數據出爐,台灣受僱勞工去年平均年總工時為二○二○個小時,較前年多出十五個小時之多,在卅九個OECD...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