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之一上班族曾被性騷擾、多源於權力不對等…尤其「她們」很受傷

《遠見》「職場性騷擾 #MeToo」網路問卷調查中,赫然發現整體約有1/4民眾表示自身曾經受到性騷擾,可見台灣職場性騷擾問題之嚴重。當中近九成是女性,男性比例約為一成。
該調查啟動後,於3天內就收到1516份問卷,民眾相當踴躍填答。在問到「過去工作經驗中,是否曾目睹、耳聞同事或自身經歷過身體或言語上的性騷擾?」時,約有1/4(26%)的受訪者表示「自身曾受到騷擾」,比例相當高。
這相當於每4位上班族中,就有1位被性騷擾。再經過交叉分析,當中近九成是女性,男性比例約為一成。
還令人震驚的是,調查中僅有30%的受訪者表示自己與周遭同事從未受到過性騷擾。這意味著,有高達70%的人直接或間接地遭遇過,或者知道性騷擾的存在。
從這次的數據分析中,明顯看出工作場所的性騷擾問題相當嚴重,甚至可以說是極度遭到忽視。
相關調查結果也與社會現象異常吻合。自2023年6月起,台灣MeToo運動迅速崛起,人們勇於向性騷擾和性侵犯展開鬥爭,新的舉報和指控幾乎每天爆出一起。換個角度看,可能還存在著很多性騷事件「未爆彈」。
這些數字著實令人不安,暗示了這種不良行為在工作場所的普遍性,以及對個人和整體工作環境的負面影響。
另外,46%的受訪者聲稱他們已經聽說同事受到性騷擾,這種二手經驗,就足以動搖他們對於工作環境的信心,並且可能導致對工作滿意度的降低。
權力,才是職場性騷擾的真相
更糟糕的是,經過交叉比對分析,有36%的女性一般職員曾受到性騷擾。這類族群不僅面對一種極端的不公,還可能導致長期的心理壓力和心理創傷,甚至可能在往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個人職涯深受衝擊。
104人力銀行行銷長張寶玲分析,職場性騷擾經常源自於權力的不對等。
「對受害者而言,加害者有可能是對自己有權力的主管,或是客戶,」張寶玲說,還有可能是長輩、老師和有社會地位的人,在被毛手毛腳的當下第一反應,多是「愣住」、「不知如何反應」。若是事後舉報,「正常的情況之下也都害怕會被報復。」
這就是權勢性騷的可惡及可怕之處。
「在職場上被騷擾,根本不是因為你太美,而是你太弱,」《關係攻略》作者熊太行指出,職場上的性騷擾者會挑選職場上權力值最小的女性,比如職場新人、沒有背景的人、下屬、家境不好者、羞澀內向的人等。
歸納來說,從調查中可以看到台灣工作場所裡性騷問題的嚴重程度,這種狀況實在無法接受,台灣社會需要更多的行動來打擊性騷擾行為。
調查方法說明
執行單位:遠見民意研究調查
調查對象:台灣地區20~65歲民眾
調查方式:網路調查
有效樣本:最終有效樣本共1,516份
調查期間:2023年6月29日至7月3日
▌延伸閱讀:超過70%同意吃豆腐、開黃腔皆是性騷擾,對職場性騷擾普遍有共識
(本文出自2023.07.06《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