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彰化果園爆情殺案 男疑不滿女雇主提分手砍20多刀致命

孫嘆阿公1千萬存郵局「被通膨吃了」 網急勸別管:會犯1大忌

地牛翻身!晚間9點21分花蓮規模4.0地震 最大震度3級

逾7成人同意吃豆腐、開黃腔皆是性騷擾 職場上常見拿升職加薪作交換條件

無論是身體私密部位的接觸,或是說出性別歧視的言論等,都可能被認為是「性騷擾」。 示意圖/ingimage
無論是身體私密部位的接觸,或是說出性別歧視的言論等,都可能被認為是「性騷擾」。 示意圖/ingimage

針對層出不窮的職場性騷擾爆料,《遠見》快速啟動「職場性騷擾 #MeToo」網路問卷調查,結果得到驚人的回覆。首先在職場性騷擾的定義上,儘管受訪者對於何種行為構成職場性騷擾有著不同的看法,但卻顯示出民眾對性騷擾的認知範疇逐漸擴大。

首先,在問及「何種行為屬於職場上的性騷擾?」時,最多比例(80%)的受訪者首推「身體私密部位接觸」,次多(76%)的受訪者認為「性別歧視的言論」屬於職場性騷擾,還有72%回答「過度的接近、示好」是性騷擾,這三者比例皆超過七成,顯示民眾普遍明顯認識到何為越界的言行。

參照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2516號判決,所謂的性騷擾,是對被害人身體為偷襲式、短暫性、有性暗示的不當觸摸,含有調戲意味,而使人有不舒服之感覺。

法律的明文規定,與本次調查中性騷擾最常被認定的形式是「身體接觸」不謀而合。包括任何未經對方同意的身體接觸,俗稱「吃豆腐」或非禮,以及引起對方感到羞恥、厭惡感、噁心的襲胸、摸屁股、強吻等行為。

再如「在國中時幾乎每天被同學拖去廁所打手槍」,或是「生性熱情,在茶水間拍了清潔阿姨的肩膀一下,被對方痛罵」,皆是性騷擾。

性騷擾的發生,與受害者的年齡、長相、個性、穿著等無關,但卻常冒出性別歧視的言論,比如「飛機場」「你身材好好,好想摸一下」等對於個人外表和身材包含性暗示、色情的評論。

還有講黃色笑話、侮辱或者貶低某個性別的言語等,也可能對被性騷擾的人造成心理壓力和不適,創造出不友善的工作環境。

資深媒體人古碧玲在臉書上談到一段往事,舉例說明歧視女性的大放厥辭,其實遍布職場:「以前報社某位編譯組主管總對著一桌女將們說:『女人是次等動物。』聽久了,有次實在忍不住,不是他直屬部屬的我,冷靜地回他:『是!你被次等動物生下來,不更次等嗎?還娶了次等動物,生下更次等動物!你幹嘛不選高等動物?』」

還有一種很常見的是,以工作或職涯為由強迫接受邀約、聚會等,還有固定看著他人、不斷打電話追求、送禮物,甚至是跟蹤等行為,未能拿捏好人際之間應對進退的份際。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69%認為在工作場所「散佈具色情或性暗示圖片、文字」是性騷擾,68%認為「以賄賂、脅迫或懲處等方式施壓接受進一步接觸」是性騷擾,職場上常見的是拿升職加薪等利益做為條件,強迫對方「吞下」性騷擾。

調查中還有相當高比例、66%的受訪者認為「因性別施以霸凌行為」屬於職場性騷擾,比如開玩笑說別人是娘娘腔、男人婆等。最後,只有2%回答「以上皆非」,認為上述的行為都不屬於職場性騷擾。

總體而言,台灣民眾對於「什麼是職場性騷擾?」,有著高度清晰的認知,對於職場性騷擾的敏感度夠高。

這一題調查提供了重要的見解,對於職場性騷擾的防範,亦可參照Google員工訓練課程中,特別由律師傳授的判別訣竅:

(1)你會允許別人對你心愛的人做這樣的事嗎?

(2)如果你的另一半、對方的另一半、你的父母和對方的父母在場,你還會做這樣的事嗎?

(3)你會希望你做的事和說的話登上報紙頭版、電視新聞、FB、IG和PTT嗎?

如果以上的回答是「不會」,Google忠告「那就不要做。」

調查方法說明

執行單位:遠見民意研究調查

調查對象:台灣地區20~65歲民眾

調查方式:網路調查

有效樣本:最終有效樣本共1,516份

調查期間:2023年6月29日至7月3日

▌延伸閱讀:

不斷更新》台灣 #MeToo運動延燒,房間裡的大象終於被看到

台灣性騷風暴借鏡/全球#MeToo如何興起、爭議在哪?

MeToo只讓台男更防衛?美國培訓「旁觀者」阻性騷

(本文出自2023.07.06《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職場 性騷擾 MeToo 性別歧視 Google

延伸閱讀

台灣MeToo事件頻傳 藍委要求每年公布性騷改善報告、組性平人才資料庫

立委盼113專線負責性騷通報 衛福部:恐架空雇主責任

藍委籲性霸凌納性平三法 陳建仁:性騷擾與性霸凌不同

Me too網路討論度爆量 職場DEI聲量指數飆升創新高

相關新聞

性別刻板觀念仍存在!女人迷《2023多元共融白皮書》最新調查:41%男性感受請育嬰假的社會壓力 超過女性18%

女人迷《2023多元共融白皮書》發現,男性申請育嬰假會比女性承受更多社會壓力,顯示職場性別歧視不只針對單一性別,而DEI策略是實現職場共融的最佳解方。

墮胎只有女人受傷?研究:男人會透過「事業失敗」來補償罪惡感

我們常因為墮胎是在女性身體上進行手術,便從而忽略墮胎對男性的影響。美國有一本書專門研究墮胎對男性的影響,發現事實上除了生理層面的差別外,墮胎對男性在心理層面的影響跟女性是一樣的,男人一樣會產生愧疚、憂鬱、封閉與內心空虛感,只是有些男人表達情感的能力較弱,或者比較不善於用口語說出來,但是男性仍會以不同的方式表達。

伴侶間最禁忌話題!夫妻連結如同「月老牽紅線」 墮胎是拿刀把紅線切斷

鳳枝原本認為她和先生的問題是出於脾氣不合及溝通不良,但是經過更深層的探索才發現,原來是他們不願意承認被墮胎的孩子,也不願意面對事實與責任,因此摧毀了夫妻間親密的關係,更影響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墮胎」也許是伴侶間最禁忌的話題,但它卻是從伴侶最親密的行為開始,因此接下來,讓我們好好思索有關「墮胎」這件事與它帶來的影響。

結婚快20年!高級餐飲連鎖店經理「已墮胎11次」 無助哭喊:我還有救嗎?

台北的鳳枝今年四十五歲,她是著名高級餐飲連鎖店的拓展經理,衝鋒陷陣地為這間公司開了十幾家分店,工作起來就像無敵鐵金剛一樣,完全不需要休息。她來參加我的課程時,整個人就像機器人一般,全身僵硬、面無笑容。我問她怎麼了,她說和先生已經好幾年沒有什麼話說,雖然同住一個屋簷下卻很少溝通。「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兩個人好像脾氣不合,每次說話都會衝起來,結果關係越來越疏遠。所以,我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工作上,但總覺得自己的心是空空的。」鳳枝回答。

用性換取回報錯了嗎?從《惡女》看你我心中潛在的「惡」:這世界不存在所謂的正義

電影《惡女》是由金馬獎最佳動畫長片《幸福路上》的導演宋欣穎自編自導,林美秀及邵雨薇領銜主演的台灣懸疑驚悚片。靈感取自2009年日本「木嶋佳苗案」,中年女子擄獲無數男子騙婚詐財,被稱為「結婚活動殺人事件」的傳奇案件。

害怕被照顧者遺棄…談「小大人」不得不順從他人的親密恐懼

從小,小芯對爸媽的記憶,就是不停地吵架。每次爸媽吵架,她都非常害怕。上小學時,爸媽離了婚,小芯跟著爸爸,離開了媽媽。因為爸爸工作忙碌,將小芯託給爺爺奶奶照顧了一陣子。後來爸爸交了一個女朋友,沒多久他們結婚了,才把小芯接回家。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