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蔡詩萍18歲女兒「入學早稻田」 高顏值網狂讚

李昂又發文!認了拍博愛座女乘客「沒周全認知」已刪照 稱媒體誤報1事「太惡劣」

獨/結婚5年終於辦婚禮! 張震嶽席開90桌宴客

回響/保育員危險加給逾30年未調 立委直呼太低薪該漲

藍綠立委認為,保育員工作專業又高風險,30年還是如此,顯然不合時宜,籲應檢討研議提高薪資。本報系資料照/記者曾原信攝影
藍綠立委認為,保育員工作專業又高風險,30年還是如此,顯然不合時宜,籲應檢討研議提高薪資。本報系資料照/記者曾原信攝影

本報今推出「動物保育員薪低」專題報導,保育員領有危險職務加給1800至2500元不等,超過30年未調升,加上月領不到4萬元薪資,引發熱議。台北市立動物園爭取「加薪」,今年3月遭中央打回票,藍綠立委認為,保育員工作專業又高風險,30年還是如此,顯然不合時宜,更諷國家稅收多到可普發現金,卻以低薪對待,籲應檢討研議提高薪資。

「他們太低薪了」,民進黨立委黃國書無奈地說,保育員經長期培養,以專業訓練、經驗累積來照顧動物,工作風險也高,結果國家只給如此待遇,直呼非常不公平。每次軍公教調薪,保育員常常是最被忽略的一群人,中央應重視其專業與經驗,否則他們恐因低薪轉行。

黃國書說,他相當關心保育員待遇,直言人事總處應盤點,哪些類型從業人員須經長期訓練且具專業,卻在整體薪資標準上,常年沒被調整。軍公教普遍加薪,國家稅收多到可以普發6000元於民,卻以低薪給予辛苦、專業與高風險的保育員,「如果我是政府,我真的愧對他們」,也籲人事總處全面檢討薪水給付標準。

民進黨立委吳思瑤表示,提升動物權利與福利是現今趨勢,尤其動物園是生命教育的場域,確實會反映在這些保育員本身工作量與專業上,因此支持中央研議提高薪資,但不代表北市府只能等待,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可以來努力。

她指出,北市府管轄台北市立動物園,可運用其政策工具,給予技工或工友其他的危險加給,其次是提升專業職能、導入科技軟硬體,相信能減輕保育員的工作環境與負擔。再者,人事總處調整危險職務加給金額,確實牽一髮動全身,至今已過30年,中央應該檢討是否要合理提升。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指出,柴米油鹽紛漲,排骨便當從50元漲到100元,通貨膨脹都不知道漲到哪裡去,危險職務加給超過30年不調,完全不合理,而且錢是地方政府支出而非中央,為何不准調升?她特別關注此案進展。

對於提高危險職務加給,民進黨立委張廖萬堅也認為,「已經過了30年還是這樣,顯然不合時宜,應該要有調整空間,這是沒有爭議」,也承諾若有需要可以幫忙爭取。

薪資 北市

延伸閱讀

江肇國獲他力挺接棒:再為台拚搏 賴清德:感謝黃國書

黃國書今宣布江肇國接棒中六 黃:呼籲選民全力支持

拚接棒黃國書!台中第六選區立委初選 江肇國民進黨勝出

黃國書不介入中6初選 江肇國:爭取基層選民認同再合作

相關新聞

戶外勞工缺高溫保障 專家:別等熱死才重視

極端氣候讓全球陷入熱浪,七月以來,台灣熱傷害通報人次也居高不下。專家指出,國內訂有高溫作業指引,明訂高危行業需參考「綜合...

工地犯1大忌…師傅暴怒撂話「不做了」 他超內疚:對不起整個工班

夏季酷熱,連帶影響人的脾氣也會變得暴躁。一名水泥工表示,日前於中午時段前往某個工地,因為吵到一名正在睡午覺的師傅,導致對方瞬間暴怒撂狠話「不做了」,讓他非常內疚,深深覺得「對不起整個工班」。

隱忍到底?遭遇職場性騷擾「76%選擇不通報」 最大原因曝光

遭遇職場性騷擾後,絕大多數的受害者選擇保持沉默,主要原因是舉證困難,擔心被吃案。對照2023年6月起,台灣#Me Too狂潮為何風起雲湧?正是因為社群媒體的匿名性,為爆料者提供了某種支援系統。

四分之一上班族曾被性騷擾、多源於權力不對等…尤其「她們」很受傷

在問到「過去工作經驗中,是否曾目睹、耳聞同事或自身經歷過身體或言語上的性騷擾?」時,約有1/4(26%)的受訪者表示「自身曾受到騷擾」,比例相當高。這相當於每4位上班族中,就有1位被性騷擾。再經過交叉分析,當中近九成是女性,男性比例約為一成。

逾7成人同意吃豆腐、開黃腔皆是性騷擾 還拿升職加薪作交換條件

針對層出不窮的職場性騷擾爆料,《遠見》快速啟動「職場性騷擾 #MeToo」網路問卷調查,結果得到驚人的回覆。首先在職場性騷擾的定義上,儘管受訪者對於何種行為構成職場性騷擾有著不同的看法,但卻顯示出民眾對性騷擾的認知範疇逐漸擴大。

員工請特休假辦護照…老闆心疼呼籲「公家機關六日營業」網看法兩極

當勞工進入一家公司服務滿半年或是一年後,就能享有特休假,而特休假的立法精神是為了使勞工能適時釋放工作上的疲勞。有雇主發現員工為了去外交部辦理護照更新手續,而向公司請特休假,於是喊話希望公家機關可以周末營業,引發兩派看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