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開始找工作!她提離職之前卻被資遣 全場羨慕:賺爆了

一名女網友提離職前卻突然被資遣,引起網友羨慕。示意圖/ingimage
一名女網友提離職前卻突然被資遣,引起網友羨慕。示意圖/ingimage

每個人換工作的原因都不同,有人是因為找到更好的職缺,也有人是因為面臨資遣。一名女網友在網路上發文,表示自己提離職前居然被資遣,貼文曝光後也掀起討論,有網友留言直呼「賺爆了」。

昨(24)日一名女網友在PTT上以「提離職前被資遣了是好事嗎?」為題發文,她透露自己從上個月就開始在找工作,打算這個月底提離職,結果主管昨日卻約談她,表示打算資遣她,「從今天開始起算20天後就不用來了,沒休完的特休會變現給我,一禮拜有兩天謀職假」。

不過,當原PO提到非自願離職單時,主管只含糊回答「應該之後會給」,因為是臨時被約談,所以並沒有準備錄音,主管事後也都用面談的,不願意用通訊軟體留下文字紀錄。對此,原PO詢問大家,「目前要注意什麼,才能保障自己的權益?有沒有提離職前被資遣的八卦,是好事?壞事?」

貼文底下吸引大量回應,不少網友紛紛表示,「爽欸,讓妳賺到」、「賺爆了,資遣有資遣費,還有非自願離職書」、「好事啊,有一筆錢先過日子」、「真爽,該拿的都不能少,可以準備出國玩了」。

也有網友提到,「記得一定要領非自願離職證明,申請政府的失業給付」、「一定要有書面證據,小心妳三天沒打卡出勤,公司直接解僱」、「資遣費+非自願離職單,少一個就賴著不走」、「離職理由不要讓他寫生涯規劃」。

資遣 離職 PTT

延伸閱讀

面試遇「副總洗車」遲到一小時 還被劈頭問「怎不去別家」

腳底按摩師晚上兼差「捏壽司」 月入10萬秘訣曝光

上班族猶豫「該放棄爽缺?」 網建議:別為了專業往低薪跳

公司「廁所門外裝打卡機」防薪水小偷? 網猜測:上太多次扣錢

相關新聞

戶外勞工缺高溫保障 專家:別等熱死才重視

極端氣候讓全球陷入熱浪,七月以來,台灣熱傷害通報人次也居高不下。專家指出,國內訂有高溫作業指引,明訂高危行業需參考「綜合...

工地犯1大忌…師傅暴怒撂話「不做了」 他超內疚:對不起整個工班

夏季酷熱,連帶影響人的脾氣也會變得暴躁。一名水泥工表示,日前於中午時段前往某個工地,因為吵到一名正在睡午覺的師傅,導致對方瞬間暴怒撂狠話「不做了」,讓他非常內疚,深深覺得「對不起整個工班」。

隱忍到底?遭遇職場性騷擾「76%選擇不通報」 最大原因曝光

遭遇職場性騷擾後,絕大多數的受害者選擇保持沉默,主要原因是舉證困難,擔心被吃案。對照2023年6月起,台灣#Me Too狂潮為何風起雲湧?正是因為社群媒體的匿名性,為爆料者提供了某種支援系統。

四分之一上班族曾被性騷擾、多源於權力不對等…尤其「她們」很受傷

在問到「過去工作經驗中,是否曾目睹、耳聞同事或自身經歷過身體或言語上的性騷擾?」時,約有1/4(26%)的受訪者表示「自身曾受到騷擾」,比例相當高。這相當於每4位上班族中,就有1位被性騷擾。再經過交叉分析,當中近九成是女性,男性比例約為一成。

逾7成人同意吃豆腐、開黃腔皆是性騷擾 還拿升職加薪作交換條件

針對層出不窮的職場性騷擾爆料,《遠見》快速啟動「職場性騷擾 #MeToo」網路問卷調查,結果得到驚人的回覆。首先在職場性騷擾的定義上,儘管受訪者對於何種行為構成職場性騷擾有著不同的看法,但卻顯示出民眾對性騷擾的認知範疇逐漸擴大。

員工請特休假辦護照…老闆心疼呼籲「公家機關六日營業」網看法兩極

當勞工進入一家公司服務滿半年或是一年後,就能享有特休假,而特休假的立法精神是為了使勞工能適時釋放工作上的疲勞。有雇主發現員工為了去外交部辦理護照更新手續,而向公司請特休假,於是喊話希望公家機關可以周末營業,引發兩派看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