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蔡詩萍18歲女兒「入學早稻田」 高顏值網狂讚

李昂又發文!認了拍博愛座女乘客「沒周全認知」已刪照 稱媒體誤報1事「太惡劣」

獨/結婚5年終於辦婚禮! 張震嶽席開90桌宴客

缺工衝擊/疫情過 護理師更沒人想做?

台灣護理鬧人才荒,已是長期現象,而疫情過後情況變得更糟。(示意圖/Ingimage)
台灣護理鬧人才荒,已是長期現象,而疫情過後情況變得更糟。(示意圖/Ingimage)

上週甫過512國際護師節,今年國內統測衛護類報考人數竟創下14年新低!就連國立大學也在榜上。為何疫情一過,更沒人想做護理師?教育專家與護理界人士坦承,近年台灣護理師荒不但沒改善,還因一些緣由讓年輕人也無心加入。

台灣護理鬧人才荒,已是長期現象,但是疫情以來,竟然變更糟!

據統計,111學年統測衛護類(指高中生自高二下參加統測衛護類專業科目補習就能報考)報考人數創下13年來新低,首次低於3000人,只有2779名考生。至於今年112學年,統測衛護類考生數量更持續探底,僅有2400人。

此外,也可從全國大學護理系招生率嚴重不足看到清楚輪廓。根據教育部111學年度全台29所大學護理系大一新生註冊率數據,僅14所學校系所註冊率超過八成,也就是說,另外超過半數的護理系/護理學系出現嚴重招生不足情況,就連國立大學也淪陷。其中,中山醫學大學護理學系的註冊率僅36.29%。

另一項調查更突顯護理人才缺口的嚴重惡化。根據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統計,截至今年5月,我國護理人員的執業率只剩下58.4%,涵蓋65歲以上領有護理證照的31萬8254人中,僅有18萬5901人在執業。

護理工作環境差,寧可填其他組

為何明明缺工,卻愈來愈沒人想做?長期關注大專議題的大學問網站執行長魏佳卉分析,近3年來,不論普大或是科大的護理系報考人數和註冊率,雙雙降低,除了大環境的少子化問題外,疫情衝擊導致護理人力不足、長工時、高壓與低薪的血汗醫院刻板印象都讓高中職生在選填志願時卻步。

另一個因素跟產業環境有關,自109學年開始,資通訊相關科系增加5%招生名額,加上產業面前景一片欣欣向榮,提高了自然組考生選填志願的意願,進而排擠了包括醫藥、生物科技、數理化科系,護理系自然也躲不掉這波衝擊。

即使近年政府大專開設「學士後護理系」,但以每年招生數量約300人來看,仍不足以應付節節攀高的護理人才缺缺口危機。

疫情時喊感恩護理師,薪資福利卻看不到提升

這次新冠疫情,又一次凸顯了護理師在此時工作帶來的健康風險,不是其他行業可比擬。根據世衛組織(WHO)統計,在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間,各國可能遭受 Covid-19 感染身亡的醫生、護理師等健康照護人員總數,估計高達11.55萬人。WHO指出,這樣的損失難以取代。

也因此,賣命工作,是否有更好的薪資福利保障?是國內許多護理師近年關心的重點。如果沒有合理回饋,誰會想入行呢?

顯然,許多民眾雖曾感念國內醫護人員的熱血協助,擺在眼前的是工作條件不佳,依舊無法成為學生選填志願主要考量。

圖/這次新冠疫情,又一次凸顯醫護人員工作帶來的健康風險。遠見記者池孟諭/攝影
圖/這次新冠疫情,又一次凸顯醫護人員工作帶來的健康風險。遠見記者池孟諭/攝影

極端勞動條件難留人

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紀淑靜分析,護理工作經常是處在高風險、高壓力、工時長、過勞與低薪的環境,自然留不住新進的人力,台灣護理人員年資平均僅6.5年。

護理工作被認為是工作條件差的行業,甚至有社會地位不受尊重的情況,因此,工作環境與條件的改善是當務之急。紀淑靜認為,合理的勞動條件是關鍵,像是降低全日護病比、全日平均護病比應調整為三班護病比等,呼籲政府要有積極的作為。

台灣護理學會副理事長蔣立琦則認為,台灣的護理人員薪資待遇低於國際,恐將造成國內護理人才的流失。對此,有聲浪提出改善護理從業人員薪資,獲得朝野立委支持。那麼多少年薪是目標?目前有一個達到70萬元水準的目標。

護理人才荒,不僅影響當下,對台灣的未來發展更可能帶來致命打擊。面對我國人口高齡化的趨勢,2025即將步入老年人國家,對於護理人才的需求只會增加不會減少。全國上下在面對護理人才缺口、國安等級的危機時,這項投資不僅不能少,也少不得,甚至要加碼超前布署才合理。國家應該要有清楚與穩健的政策配合,這場國家人才危機,教育部、衛福部及國發會都要帶頭動起來。

▌延伸閱讀:

衛生與護理學群:改善血汗待遇,護理扭轉人才荒

招生難、考照更難 醫事人力拉警報

(本文出自2023.05.17《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護理師 疫情 少子化 註冊率

延伸閱讀

陪病男想認識護理師!送1袋水果慘遭白眼 全場笑翻:幫默哀

尊嚴善終!彰基新增8床安寧病床達28床 全台第2多

高薪台幹轉行把屎尿 嘆聯醫這工作「沒指望的累」

冒林昶佐名義散布不實防疫資訊 調查局逮電腦工程師

相關新聞

戶外勞工缺高溫保障 專家:別等熱死才重視

極端氣候讓全球陷入熱浪,七月以來,台灣熱傷害通報人次也居高不下。專家指出,國內訂有高溫作業指引,明訂高危行業需參考「綜合...

工地犯1大忌…師傅暴怒撂話「不做了」 他超內疚:對不起整個工班

夏季酷熱,連帶影響人的脾氣也會變得暴躁。一名水泥工表示,日前於中午時段前往某個工地,因為吵到一名正在睡午覺的師傅,導致對方瞬間暴怒撂狠話「不做了」,讓他非常內疚,深深覺得「對不起整個工班」。

隱忍到底?遭遇職場性騷擾「76%選擇不通報」 最大原因曝光

遭遇職場性騷擾後,絕大多數的受害者選擇保持沉默,主要原因是舉證困難,擔心被吃案。對照2023年6月起,台灣#Me Too狂潮為何風起雲湧?正是因為社群媒體的匿名性,為爆料者提供了某種支援系統。

四分之一上班族曾被性騷擾、多源於權力不對等…尤其「她們」很受傷

在問到「過去工作經驗中,是否曾目睹、耳聞同事或自身經歷過身體或言語上的性騷擾?」時,約有1/4(26%)的受訪者表示「自身曾受到騷擾」,比例相當高。這相當於每4位上班族中,就有1位被性騷擾。再經過交叉分析,當中近九成是女性,男性比例約為一成。

逾7成人同意吃豆腐、開黃腔皆是性騷擾 還拿升職加薪作交換條件

針對層出不窮的職場性騷擾爆料,《遠見》快速啟動「職場性騷擾 #MeToo」網路問卷調查,結果得到驚人的回覆。首先在職場性騷擾的定義上,儘管受訪者對於何種行為構成職場性騷擾有著不同的看法,但卻顯示出民眾對性騷擾的認知範疇逐漸擴大。

員工請特休假辦護照…老闆心疼呼籲「公家機關六日營業」網看法兩極

當勞工進入一家公司服務滿半年或是一年後,就能享有特休假,而特休假的立法精神是為了使勞工能適時釋放工作上的疲勞。有雇主發現員工為了去外交部辦理護照更新手續,而向公司請特休假,於是喊話希望公家機關可以周末營業,引發兩派看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