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最後失聯者找到了!家屬靠佛珠辨認出身分「淚喊回家」 全案10死、98傷

為何爆炸?明揚現場冒「白色煙霧」 屏縣府追因:不排除架橋劑

亞運跆拳道/陳歆雅品勢女子個人落居銅牌 發表奪牌心情卻被趕離場

從《浪姐4》看職場高手生存術:像CEO一樣找對人

綜藝節目《乘風2023》,又稱《浪姐4》。擷取自YouTube
綜藝節目《乘風2023》,又稱《浪姐4》。擷取自YouTube

綜藝節目《乘風2023》,又稱《浪姐4》再度引發熱點,可說是活生生的職場現形記,與老闆、社畜的生存之道有異曲同工之妙。《遠見》用第一視角透析《浪姐4》比賽,帶你看職場高手如何乘風破浪,同時借重兩岸人力資源專家的市場觀察,洞察企業用人的三大要領和兩個提醒,此外,也進一步融合GoogleMeta等企業人才組合的核心思考。

大陸芒果TV王牌綜藝《浪姐4》上線播出,台灣藝人Ella賈靜雯、A-Lin,與日本女星美依禮芽、內地主持人謝娜等33位姐姐強勢來襲,「姐姐們」的乘風之旅正式開啟,也點燃了兩岸粉絲們心頭的狂熱。

果然,《浪姐4》第一集播出後便成為焦點中的焦點,首日播放量達到1.73億,三天後總播放量更突破5億大關。

而節目之所以火爆,最重要的一點是為30+的女藝人提供證明自我價值的平台,並激勵了螢光幕前的觀眾在人生不同的舞台上去乘風破浪。

《浪姐4》的初舞台精彩不斷,包括Ella演唱出道成名曲《戀人未滿》感動全場,奪下第一名;賈靜文版的《路過人間》賞心悅目;國外選手「六邊形戰士」劉逸雲,歌舞又酷又颯,直接點燃舞台。

跌破眾人眼鏡的是31歲的美依禮芽,《極樂淨土》載歌載舞,贏得大陸二次元動漫迷瘋狂「打call」,人氣票選至今累積逾4600萬票,擊敗謝娜與Ella,成為節目人氣冠軍。

《浪姐4》選人環節,套用於職場找人

最後,Ella、劉逸雲、盧靖姍、謝娜和孫悅五位姐姐脫穎而出,成績排名前五名,也成為《浪姐4》的首批乘風創始人。

乘風創始人在組建團隊、招募隊員的這個環節,許多決定和選擇,看在人力資源專家的眼中,正好可以用於闡述「職場找人」的邏輯。

兩岸人力資源專家、一勢咨詢創辦人黃至堯指出,選才對企業來講,不管大企業、小企業,很賺錢、不賺錢的企業,基本上沒有老闆和主管不缺人。關於「找人」這件事,有三大要領和兩個提醒。

首先,吸引人才,要能把企業的使命、願景、價值觀清楚、講明白。

「因為今天在這個年代,其實真的有一些人,不見得需要再為五斗米折腰,吸引他的除了頭銜、待遇之外,其實真正核心的一點,就是企業的價值觀,或者說企業文化,」黃至堯說。

企業文化,簡言之是這間公司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目標是什麼,然後想為社會創造什麼價值。

組建合適團隊的第二個要點,個人能力還是關鍵。

擁有20餘年「找人」經歷的黃至堯,每年其實要看的人選非常多,同時幫各式各樣不管新創抑或上市公司的大老闆,乃至有私人飛機的跨國CEO找人。

綜合多年經驗練就的火眼金睛,黃至堯十分看重人才的能力。

「因為公司的價值觀和目標不同,需要人才的核心競爭力也不同,」黃至堯說,一旦目標確立之後,就知道需要什麼樣的人,這些人分別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才有可能達到最終的目的。

學會選能力,而不是選位置

就好比唐三藏去西天取經,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都很重要,而這三個人其實分別代表著不同的能力,這些能力組合成一個團隊,最後成功護送唐三藏成目標。

這稱為「勝任力」,亦即能夠成功完成工作任務的行為組合。包括要有反應快的,或是抗壓性強的,甚至是比較會說笑話的、簡報技巧好的。

像《浪姐4》,隊長盧靖姍選隊員時,第一時間就找上治癒系歌手劉惜君,自然是看中了劉惜君的歌功,攜手在一公合唱《吻別》,被視為優勝黑馬。

這印證了「未來的人才戰一定是選能力,而不是選位置」這句話。

找人的第三點,黃至堯稱之為「眼緣」。

有的時候,老闆就會特別喜歡某一個員工或某一類型的員工;或者某一類型的員工,就特別會被某一類型的老闆所吸引,「這個相對來講比較講求緣分,也比較難準備。」無論如何,如果想要別人選上自己,一定要先把你自己準備好。

千萬不要放過諸葛亮

老闆在挑人才,同樣的,人才也在挑老闆,怎麼樣能夠選到對的人?關鍵便在於對「找人」這件事情有多認真。

黃至堯給企業主的第一個提醒是,找對的人來找人。

譬如,若總是找年薪50萬的人資,去找年薪500萬的高手,其實有點困難,基本上這兩類人不是一個圈子。

第二個提醒是,很多老闆因為工作忙碌,面試時一會兒接電話,一會兒遲到,這樣的態度,即便坐在面前的就是諸葛亮,也可能錯失人才。

「我常常勸老闆說,如果你確定他是你的人才,就是雖千萬人吾往矣,」黃至堯說。

再以《浪姐4》為例,當隊長Ella在第二輪選人的時候,即便已有很多候選的姐姐都站了起來,可是她心裡想的就是那一個她要的人──李莎旻子。

即便李莎旻子一開始沒有為她站起來,她都進行了邀請,哪怕邀請之後最終被拒絕,Ella浪費了一次的選才的機會,也還是這樣做了。

「如果知道誰是你的諸葛亮,請千萬不要放過,」黃至堯以過來人的經驗勸道。

愈是高增長企業,愈注重職場的多元性與包容力

《浪姐4》與前幾季相比,有一點很明顯不同:國際化程度更勝以往,參與選手不僅聚集兩岸三地娛樂圈知名女星,連日韓、俄羅斯與德國女星也前來角逐,提昇了節目的可看性。

黃至堯因此聯想到,儘管老闆總會有自己偏愛的所謂「眼緣」,但對高成長企業而言,人才的多樣化跟多元化將變得愈來愈重要。

換言之,隨著企業的人才愈多元,創新跟動能就能比別的企業更加高效,「如果想要成為高成長企業,必須要能嘗試去運用多元的人才,」這位聘僱專家指出,多元化的人才,定義包含來自不同的國家、地區,甚至學歷、文化、背景、信仰各異。

國際知名的谷歌(Google)、Meta(臉書)、德勤、聯合利華等,皆主張以多元跟包容做為選才的首要任務,以創造企業核心競爭力。

更重要的是,因為企業採取多元人才策略,就必須學會尊重多元、包容彼此的差異──就像《浪姐4》「國際姐姐初登場,眾人紛紛化身小迷妹」;無論那一個國籍的姐姐表現如何奇葩,下台後都獲得其他姐姐的溫暖問候。

姐姐們自己閃耀,也為別人的光環喝采。多元和包容,成為節目的新亮點。

▌延伸閱讀:

PChome執行長書單,張瑜珊:CEO是公司天花板,必須持續學習

為什麼印度裔CEO稱霸科技業?或許與競爭激烈成長環境有關

CEO轉身當立委,張育美如何靠創業經歷,攀登人生第二座高峰

(本文出自2023.05.13《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職場 Google Meta Ella 賈靜雯 谷歌 臉書

延伸閱讀

剖析容易陷入「職場憂鬱」的4個星座!找到專屬解方擺脫職場壓力和焦慮,人際關係更能無往不利!

遇到職場霸凌、壓榨怎麼辦?「是我有問題?」精神科醫教4步應對!|元氣網

職場上常被「責任制」情緒勒索嗎? 律師:這4種職位才能適用

人人都愛好同事!網友一致認同「這點」特質最重要

相關新聞

戶外勞工缺高溫保障 專家:別等熱死才重視

極端氣候讓全球陷入熱浪,七月以來,台灣熱傷害通報人次也居高不下。專家指出,國內訂有高溫作業指引,明訂高危行業需參考「綜合...

工地犯1大忌…師傅暴怒撂話「不做了」 他超內疚:對不起整個工班

夏季酷熱,連帶影響人的脾氣也會變得暴躁。一名水泥工表示,日前於中午時段前往某個工地,因為吵到一名正在睡午覺的師傅,導致對方瞬間暴怒撂狠話「不做了」,讓他非常內疚,深深覺得「對不起整個工班」。

隱忍到底?遭遇職場性騷擾「76%選擇不通報」 最大原因曝光

遭遇職場性騷擾後,絕大多數的受害者選擇保持沉默,主要原因是舉證困難,擔心被吃案。對照2023年6月起,台灣#Me Too狂潮為何風起雲湧?正是因為社群媒體的匿名性,為爆料者提供了某種支援系統。

四分之一上班族曾被性騷擾、多源於權力不對等…尤其「她們」很受傷

在問到「過去工作經驗中,是否曾目睹、耳聞同事或自身經歷過身體或言語上的性騷擾?」時,約有1/4(26%)的受訪者表示「自身曾受到騷擾」,比例相當高。這相當於每4位上班族中,就有1位被性騷擾。再經過交叉分析,當中近九成是女性,男性比例約為一成。

逾7成人同意吃豆腐、開黃腔皆是性騷擾 還拿升職加薪作交換條件

針對層出不窮的職場性騷擾爆料,《遠見》快速啟動「職場性騷擾 #MeToo」網路問卷調查,結果得到驚人的回覆。首先在職場性騷擾的定義上,儘管受訪者對於何種行為構成職場性騷擾有著不同的看法,但卻顯示出民眾對性騷擾的認知範疇逐漸擴大。

員工請特休假辦護照…老闆心疼呼籲「公家機關六日營業」網看法兩極

當勞工進入一家公司服務滿半年或是一年後,就能享有特休假,而特休假的立法精神是為了使勞工能適時釋放工作上的疲勞。有雇主發現員工為了去外交部辦理護照更新手續,而向公司請特休假,於是喊話希望公家機關可以周末營業,引發兩派看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