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整理包/「遠亞併」12月15日上路 合併後用戶權益、換SIM卡、帳單繳費問題一次看

長榮航空傳發5、6個月年終 工會怒批「敷衍」:至少應發10至16個月、年度調薪5千

疫後企業大廠搶人 第一線學校觀察:工作機會變多

明新科大校園徵才就業博覽會30日登場,有台積電等大廠提供近2萬職缺,歡迎畢業生與求職民眾把握求職機會。圖/校方提供
明新科大校園徵才就業博覽會30日登場,有台積電等大廠提供近2萬職缺,歡迎畢業生與求職民眾把握求職機會。圖/校方提供

畢業季的到來,明新科大連續四年全台大專院校外籍生(正式學位生)人數最多第一,成為海外台商人才培訓的夥年,今年的校園徵才,包含台積電、力晶積成電子、億光電子、矽格等前來招募外籍生。現場有提供近2萬個工作機會,學校觀察到,「今年以工程機電類的工程師職缺數最多,而像是休閒、餐飲、旅宿及零售業的服務業職缺則大幅增加,工作機會變多。」

明新科大於本周四上午9點到下午4點,在校內宗山樓及明學樓前廣場,盛大舉辦2023校園徵才就業博覽會,邀集台積電、頎邦科技、力成科技、京元電子、遠東百貨、喜來登大飯店、大潤發等142家廠商參與徵才活動,現場將提供近2萬個職缺供畢業生與求職民眾應徵。歡迎應屆畢業生,以及有求職需求的社會大眾把握機會趕緊參加,找到理想工作。

主辦的諮商輔導暨職涯發展中心表示,因應疫情解封,今年校園徵才博覽會擴大辦理,多家知名半導體產業、餐飲旅館,以及文教、長照、運動健身及零售、物流等大廠,也積極加入徵才,現場將設142個攤位。

明新科大在成立半導體學院後,打響科技人才培育的知名度與招牌,各半導體科技大廠紛紛設攤搶人,因應營運擴充需求的台積電釋出最多職缺,預計招募逾千人。

除了徵才攤位,當天也有緯創資通、台灣永光化學、新竹SOGO百貨、中租迪和、台灣無印良品、Starbucks、GAP、爭鮮等20家廠商舉辦企業說明會,介紹公司營運現況與發展,讓求職者認識徵才公司。而校內的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賈桃樂學習主題館」分館,也會提供職涯諮詢、模擬面試等服務。

當天也與青創基地合作,特別邀請14位明新科大的創業校友設攤,有返鄉創業把磚廠變身文創商品的玉龍龍積木磚、半導體儀器與系統的AMIDA美達科技,及魔術、桌遊起家的風城行銷顧問,展示校友們創業歷程與成果,歡迎有創業夢想的青年朋友把握機會前往互動、汲取經驗。

當天也有緯創資通、台灣永光化學、新竹SOGO百貨、中租迪和、台灣無印良品、Starbucks、GAP、爭鮮等20家廠商舉辦企業說明會,介紹公司營運現況與發展,讓求職者認識徵才公司。圖/校方提供
當天也有緯創資通、台灣永光化學、新竹SOGO百貨、中租迪和、台灣無印良品、Starbucks、GAP、爭鮮等20家廠商舉辦企業說明會,介紹公司營運現況與發展,讓求職者認識徵才公司。圖/校方提供

半導體 職缺 創業 明新科技大學 徵才

延伸閱讀

社會新鮮人求職「哭著回家」 面試官嫌她這點狂刁難

王英郎傳坐鎮亞利桑那州廠 台積電:以公告為主

車壇黑科技降臨!賓士以領先群雄技術,展現百年大廠軟實力

台積電魏哲家獲得限制股票400張 估價值逾2億

相關新聞

她職場打滾3年多被父母問存款愣住 網友點出事實:他們已經有底了

被問存款多少該怎麼辦?一名女網友表示,自己出社會快4年,有天在家裡吃飯的時候,父母突然詢問工作存款有多少,她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因此發文求助應對方式。

他憂進台積是「自廢武功的開始」? 網勸別想太多:薪水已是外面天花板

原PO透露,自己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就是台積,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不是也是如此,是不是薪水更低、學不到東西又被老闆玩,且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呢?想聽聽大家看法。

外商公司剛裁員隨即大規模徵才 網曝暗黑操作手法:韭菜永不嫌多

每家公司裁員的原因不盡相同,不過大多是因為面臨景氣寒冬,營收不佳而作出的不得已決定。有網友發現,某家外商公司前陣子才剛裁員,最近又貼出徵才公告了,好奇為什麼會有這種操作手法,直呼「那麼不穩定的公司還會有人想去報到嗎」?

南部慣老闆很多?「避繳勞健保、要加薪就資遣」 他聽企業主一席話嚇傻

台灣職場勞資不平等的狀況一直存在,但為什麼慣老闆總是能振振有詞呢?日前有一名網友發文抱怨「台南慣老闆是不是很多?」表示自己最近親耳聽到一位大老闆分享自己的經營之法,深感不可思議,引發網友熱議,直呼「真可悲!」

旅宿業擬開放移工 交長:已提初步方案

國內旅宿業缺工嚴峻,行政院擬開放聘雇外籍移工,交通部觀光署近日先後找業者討論執行細節。據了解,公協會代表初步提出三建議,...

獎勵中高齡就業 勞團:關鍵在職場

台灣將於二○三○年面臨四十萬名勞動力缺口,為開發中高齡、二就婦女投入勞動市場,勞動部日前推出「婦女再就業計畫」,祭三萬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