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今北台灣濕冷 下周一鋒面到…降雨明顯

延續11月漲勢…美股道瓊再漲飆300點 史指收今年新高

安靜離職過時…歐美年輕世代現在最火的「舒活」是什麼?

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摘要

1. 躺平是對絕望現實的被動反擊,卻不是倦怠的有效解方,因此年輕人如今更嚮往主動反擊的「舒活」。在TikTok上,#softliving的觀看次數遠勝於安靜離職

2. 對年輕世代而言,取得生活與工作平衡,是比賺錢更重要的成功目標,而「舒活」就是實踐它的方法。這指的是拒絕過度競爭與壓力,而是專注於快樂和當下。

3. 如何實行?生活上,有人花錢買快樂,或選擇愛自己;工作上,直接放棄討厭的工作,或專注於熱愛的工作;理財上,強調舒服存錢,讓快樂最大化、壓力最小化。

生活壓力大,心好累!歐美社群媒體上,正興起一股新潮流,不像「安靜離職」一樣消極,卻能讓你過上真正開心的生活。是什麼?

答案,是「舒活(soft living)」。

紐約一位千禧世代網紅菈德(Tay Ladd),在TikTok擁有超過6萬名粉絲。即使從事白領高薪的律師職位,但住在全球生活成本最貴的城市,她仍坦言,根本不認為自己有辦法退休。

不過,若點開菈德的帳號,卻發現她總是不惜在自己的愛犬身上花大錢。狗兒不僅享受寵物美容,還穿上比主人衣服還貴的絲巾與毛衣。重要的是,菈德為此感到開心,並在自我介紹寫著:「我工作,是為了讓我的狗輕鬆舒服生活。」

安靜離職不是倦怠解方!與其被動躺平,不如主動舒活

原來,一昧追求FIRE運動(財富自由、提早退休)與「奮鬥文化」讓生活太緊繃,繼被動的「安靜離職」之後,歐美Z世代與千禧世代,找到了另一種溫柔而堅定的主動反擊方式——「舒活」,指拒絕過度競爭帶來的壓力與焦慮,而是專注於快樂和當下。

在TikTok上,相較安靜離職(#quietquitting)的標籤擁有約5億觀看次數,舒活(#softliving)已經超過百億次,舒活人生(#softlife)也達逾7億,顯示年輕世代如今更嚮往這種正向生活態度。

根據美國金融軟體公司Intuit今年1月公布的報告顯示,美國Z世代有近4分之3,認為當前的經濟環境,讓他們對設定長期目標猶豫不決;也有3分之2不確定是否將能擁有足夠錢退休,兩個比率都遠高於大眾平均。

不過,雖然生活成本高漲,讓年輕人覺得財富自由越來越渺茫,但疫情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一躍而上。因此,躺平固然是對絕望現實的反擊,大家卻開始發現這不是解決倦怠的最有效解方,還恐怕因此降低生產力。

「我還是努力上班,但我更在意把時間留給對我而言重要的事情。」菈德表示。取得生活與工作平衡,是比賺錢更重要的成功目標,而「舒活」,就是實踐它的方法。

工作與生活最佳平衡:快樂最大化、壓力最小化

點開社群媒體的關鍵字標籤,大家都如何行銷自己的舒活之道?

可以看見,生活上,有些人喜歡分享美食、高級度假、買汽車或服裝等奢侈物,把錢變成想要的樣子;比起花錢買快樂,另一派則注重愛自己(self-care),透過自我肯定、散步、與朋友聊天、設定界線、健康飲食等,保持身心愉快。

工作上,這也不像安靜辭職只做最低限度的努力,並非反工作,而是直接放棄討厭、有害的工作,或埋首於真正熱愛的工作;同時利用上述方法,讓快樂最大化、壓力最小化。如菈德分享上班之前的早晨,必做的事情有護膚、吃早餐、做皮拉提斯。

不只生活與工作,財經新聞網站MoneyWise補充,「舒活」的態度還適用於理財——舒服存錢。

「不要有太積極存錢的壓力,不要一直覺得落後財務目標,不要完全花光積蓄,不要跟別人比較,」擁有國際理財規劃顧問證照(CFP)的卡絲特羅(Brittney Castro)解釋,藉由評估預算、審查收入與開支,來擬定簡單理財計畫。

「盡力落實計畫,然後就可以OK的說:『雖然我還沒為財務緩衝、退休、房屋預付款存夠錢,但我還是要撥出一些錢,花在我喜歡的地方。』明年,同樣再努力上班賺錢。」

以菈德為例,雖然她堅持住在租金高昂的公寓,但具備存錢與投資習慣,既不嚮往、也不花錢在奢侈旅遊。

即使「舒活」無法讓生活壓力就此一掃而空,卻能幫助人們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取得最大平衡,不論是創造消費需求,或是亟欲留才的Z世代雇主,都值得思索舒活今後的發展空間。

資料來源:MoneyWise、The Everygirl

【延伸閱讀】
·你是個說話口直心快、易傷人的主管嗎?小心48%員工因此安靜辭職
·如何讓安靜的同事也能樂於開口?身為主管,必須打造兼具3要素的團隊文化
·新創圈慌了!矽谷銀行恐爆擠兌、創投教父籲撤資
·ChatGPT震驚全世界,Sam Altman的終極目標究竟是什麼?

※本文由商周.com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安靜離職 職場

相關新聞

她職場打滾3年多被父母問存款愣住 網友點出事實:他們已經有底了

被問存款多少該怎麼辦?一名女網友表示,自己出社會快4年,有天在家裡吃飯的時候,父母突然詢問工作存款有多少,她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因此發文求助應對方式。

他憂進台積是「自廢武功的開始」? 網勸別想太多:薪水已是外面天花板

原PO透露,自己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就是台積,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不是也是如此,是不是薪水更低、學不到東西又被老闆玩,且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呢?想聽聽大家看法。

外商公司剛裁員隨即大規模徵才 網曝暗黑操作手法:韭菜永不嫌多

每家公司裁員的原因不盡相同,不過大多是因為面臨景氣寒冬,營收不佳而作出的不得已決定。有網友發現,某家外商公司前陣子才剛裁員,最近又貼出徵才公告了,好奇為什麼會有這種操作手法,直呼「那麼不穩定的公司還會有人想去報到嗎」?

南部慣老闆很多?「避繳勞健保、要加薪就資遣」 他聽企業主一席話嚇傻

台灣職場勞資不平等的狀況一直存在,但為什麼慣老闆總是能振振有詞呢?日前有一名網友發文抱怨「台南慣老闆是不是很多?」表示自己最近親耳聽到一位大老闆分享自己的經營之法,深感不可思議,引發網友熱議,直呼「真可悲!」

旅宿業擬開放移工 交長:已提初步方案

國內旅宿業缺工嚴峻,行政院擬開放聘雇外籍移工,交通部觀光署近日先後找業者討論執行細節。據了解,公協會代表初步提出三建議,...

獎勵中高齡就業 勞團:關鍵在職場

台灣將於二○三○年面臨四十萬名勞動力缺口,為開發中高齡、二就婦女投入勞動市場,勞動部日前推出「婦女再就業計畫」,祭三萬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