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彰縣28年蓋不成一間火葬場 再提案遭居民擠爆抗議...公所又撤回

女星六月47歲考上台師大EMBA 高中學歷拚碩士「手腳都抖」

瑪娃晚上8點30分發布海警 北台灣明迎雨「這兩天」最接近台灣

想得太美好!台北妹南漂求職超受挫 南部人認了「這1點」讓人詬病

一名南漂的台北女子表示,最近在南部找工作不太順利,讓她感到非常挫折。圖/ingimage
一名南漂的台北女子表示,最近在南部找工作不太順利,讓她感到非常挫折。圖/ingimage

台北居大不易,北漂不再是年輕人的首選,近年來也有不少人選擇南漂。然而,一名南漂的台北女子表示,最近在南部找工作不太順利,因為薪水真的很低,讓她感到非常挫折,因此上網詢問「會不會是外地人,總是想像的太美好了?南漂工作好嗎?」

原PO在《Dcard發文表示,自己是台北人南漂下來南部生活,但找工作卻不太順利,「南部的薪水真的很低,一人要求很多技能使用,公司多數未保勞健保,連過3萬都有點困難,還會覺得給你26K-28K已經很多了,慣性要員工配合無薪加班」。

原PO提到,自己很想去南科試試看,但由於不是本科系,要進去也不太容易,「蠻挫折的,有想說要不要回北部⋯但北部其實也沒有比較好,我覺得出了台北市,很多工作都是低薪」。她坦言,當初下來是因為很喜歡南部的天氣和人情味,「如果是南部人可以多跟我說一些嗎?會不會是外地人,總是想像的太美好了?」

貼文曝光後,網友紛紛回應「為何一堆南部人會選擇北漂,就是因為南部沒有好的工作,多數都是高工時、低薪資的職缺」、「我自己是在地南部人,我認真覺得是你想得太美好了,南部唯一優勢就人情味,不過這僅限在地的長輩,很多外地來的也是很冷漠,而且人情味不能當飯吃」、「我是台南人,南部一堆把基本權益當福利的,原本講好的薪資也會因為東扣西扣少了很多,再來大家常說的人情味也是我最詬病的一點,打著人情味的口號要求不合理的事」。

不過也有網友表示,「南漂人+1,機械設計系畢業,每天工作面對機台,30K低薪但房租含水電也才$4500,12坪套房,在台北找不到這種物件」、「從念書開始南漂十年了,換了好幾個老闆,薪水終於跟北部差不多水平,好工作是有,但是不好找」。

北漂 薪水 薪資 Dcard

延伸閱讀

單身狗左思右想做3事過情人節 網點名「少1樣」:絕對不要做

880萬在南科周邊只能買鄉下公寓? 專家說這區CP值高

北漂族列住台北6缺點 反遭網嗆光「這1點」就贏了

他問「台北老舊公寓都南部人在住的?」 網抖背後真相:傻傻的

相關新聞

腳底按摩師晚上兼差「捏壽司」 月入10萬秘訣曝光

一份薪水不夠用嗎?許多上班族力拚「斜槓」同時兼做多份工作!日前有一名網友發文表示,自己30歲擁有2份工作,白天是腳底按摩師,晚上是壽司師傅,月入10萬,引發網友討論。

缺工衝擊/疫情過 護理師更沒人想做?

上週甫過512國際護師節,今年國內統測衛護類報考人數竟創下14年新低!就連國立大學也在榜上。為何疫情一過,更沒人想做護理師?教育專家與護理界人士坦承,近年台灣護理師荒不但沒改善,還因一些緣由讓年輕人也無心加入。

從《浪姐4》看職場高手生存術:像CEO一樣找對人

綜藝節目《乘風2023》,又稱《浪姐4》再度引發熱點,可說是活生生的職場現形記,與老闆、社畜的生存之道有異曲同工之妙。《遠見》用第一視角透析《浪姐4》比賽,帶你看職場高手如何乘風破浪,同時借重兩岸人力資源專家的市場觀察,洞察企業用人的三大要領和兩個提醒,此外,也進一步融合Google、Meta等企業人才組合的核心思考。

升職調薪2000元被主管狂拗聚餐請客 他拒絕買單遭嗆:領這麼多別計較

在職場上能夠獲得升遷加薪本該是一件值得歡喜的事,不過卻也有可能是噩夢的開始。有網友提到,自己今年三月被主管提拔升職,但薪水只多了2000元,沒想到此後卻接連好幾次被主管硬拗請客,拒絕的話還被批「做人很不厚道」,感到相當生氣。

公務員變難當了?他曝修法後「加班1規定」非常荒唐:被逼做功德

公務員薪水穩定、福利好,是不少人都想捧的「鐵飯碗」。不過,立法院去(2022)年三讀修正「公務員服務法」部分條文,明定公務員每日辦公時數8小時、延長辦公時數每日不得超過12小時。就有公務員透露,這樣立法導致可能無法加班,而工作又是責任制,如果工作量太多要做很久才做得完,加班再久都只能呈報四小時,等於變相被剝奪了加班時數,感嘆「現在的公務人員是越來越難當」。

遭裁員後身體驚現4大改變!他訝異:這就是我要的生活

多數人工作都是不得不「為五斗米折腰」,有時意外按下「暫停鍵」,才知道原來自由的滋味如此美好。一名網友在被裁員後發現身心有5大改變,而且這就是他「渴望的生活」,引起許多共鳴,然而眾人也齊聲發出難以維持現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